《非洲十年》读后感2900字
一、高山王国的小村庄——莱索托
一个没听说国的国家,作者介绍是在南非的“肚子”里,小的不能再小了。海拔较高,空气稀薄,不是人们想象的热带非洲。
虽然首都的大酋长家还有别墅,估计生活还不错,这个国家的农村还是很困苦的,没有电,医疗条件也很差。治病,是当地巫师的职业。
最主要的故事是一个得艾滋病死去的女人,虽然她得了艾滋病,可是家人,朋友并没有嫌弃她,一直陪她到最后一刻,静静睡去。书中有张照片,她留下的孩子,那么小,那么可怜。
第25页上一群小男孩灿烂的笑容,还是让人很温暖。
二、血腥钻石的国度——塞拉利昂
为什么叫血腥钻石的国度?作者没说,只是简述在2001年,她去的时候,内战已经进入尾声。我百度了一下,内战的原因就是因为钻石开采,这场内战真是残暴的真是令人发指,没想到90年代,我们正无忧无虑的长大时,世界上还经历着这么残暴的战争,可怜那时这里的孩子们!
但这篇故事到没有那么沉重。男人可以娶很多个老婆,老婆之间居然能和平相处,大老婆很照顾小老婆,认为小老婆能够帮助自己干活,小老婆生孩子的时候,大老婆也要很好的照顾;不穿上衣的女人辛苦劳作,用脚踩出棕榈油……简直让我瞠目结舌!女人们除了制作棕榈油,还有捕鱼,尽管劳动是如此辛苦,女人们还是会有自己的乐趣,跳跳舞,喝点酒,捕鱼之后游泳,欢歌笑语,也许她们并不觉得辛苦吧!
还介绍了一位女大酋长,可爱极了,为这里的居民做了很多事情,照片上的大酋长很富态,有范儿!(为什么跟着大酋长拍照的小男孩都赤裸着上身呢?都很瘦,眼睛都很大,貌似营养不良,可怜 的孩子们!)可惜在文章的末尾,作者说,受人尊敬的女大酋长已经因病过世了。
三、在红海和沙漠见——厄立特里亚
又一个陌生的国家名字,说是在非洲东部,这篇的主角也是这里的女人。
第一个女人叫艾莎,第一任丈夫去世后,为了生计再嫁,嫁的汉子在别的地方还有老婆,一年只能回来几次,回来之后只是当几天大爷,让艾莎伺候几天,而这几天,居然能让一个女人心甘情愿的劳作,然后盼望着下一个丈夫回来的几天……是不是有点儿匪夷所思?
这里居然还有一种叫做“文面”的习俗!在女孩儿脸上刺上竖道儿,这……美吗?村子里还是都没有电,一个烤箱,一个黑白的电视机,都是奢侈品。
如果说刚才的丈夫一年只回来当几天大爷让人匪夷所思,后面的这个习俗,就更让人无法想象了,女人只有生了孩子才能出门!生了第一个孩子才能到院子里干点儿活,生两个孩子以后,才能出门!当地阿法尔人的习俗,书中的照片,一个漂亮的小新娘,就这么在家守着,她的男人,三五个月才能回来一次,唉,希望这个小新娘快点生出两个孩子吧!
最后一个叫哈莉玛的女人,境遇真是悲惨,连生了3个孩子,都没能活下来,最后一个,居然是被接生医生用剪刀剪死了!这不是令人发指的医疗事故吗,但在当地,当时正在内战,根本没人管。但最后,好在她又有了孩子,现在的一家,还是其乐融融的。书中展示了当地妇女做烟熏的场景,大概类似我们的汗蒸和桑拿吧!
据说这里,重男轻女的观念还是很重的。希望这么过年过去,这里的女人地位会有改变吧!
四、阴郁的森林深处——喀麦隆
这个国家倒是听说过,貌似是因为他们的足球。而这里,据说是非洲的缩影,各类地形地貌,多民族,多文化,而且,最重要的是,这里和平稳定,作者给这个国家的评语是,安全性强,景色美丽,人文厚重。
这里第一个印象,就是这里人们对生死的观念,他们对死亡没有恐惧,死亡不代表离开,所以,人们可以把亲人埋葬在自家的花园中,永远的守候着他们,有点儿类似中国祖先的牌位,与墓地为伴,对他们来说是很平常的事情,因为亲人不曾离开过。
这个国家的女人,但比之前的几个,我觉得还是幸福很多,因为能够吃饱穿暖,像书中写的一个已经故去的女人,Dada,是一个典型非洲大家庭的女主人,她所生的9个孩子,都受过很好的教育,有不错的工作,好几个已经生活在欧洲,现在生活的都很幸福。
Dada家应该是属于喀麦隆的上流社会了 ,普通的农村居民,劳作还是很辛苦的,在热带森林中,在海边的烤鱼场中,处处都是她们的身影,作者给的评论:她们从这大自然中获取生命,繁衍后代,有着强悍的身躯,坚韧的意志,人人活的真是自然,从不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用自己的所有,保护孩子,保护老人,保护自己的家。
最后一章节写的妇女们辛勤劳作后,自己凑钱买酒,酒后载歌载舞的情景,还有最后一页上一群小男孩开心的笑,可以看出,这个国家还是很和平快乐的,起码,这里的孩子没有营养不良的瘦弱,都很健康!
五、大屠杀后的胡图与图西人——布隆迪
和塞拉利昂差一样,这里在上世界90年代,爆发了政治主导的血腥大屠杀。短短时间,狂杀了100万人!什么概念?让人不寒而栗!
这里,战争留下很很多后遗症,比如,不能随便问人的种族,人们很忌讳,因为人们恐惧,一旦把种族透露给别人,一旦冲突爆发,很容易处于危险境地。虽然战争的恐惧和伤痛还未从这个国家完全散去,但现在看起来,这里还是和平的。作者写了一场婚礼,婚礼上大家的笑容还都很灿烂,作者在这里的一个朋友,夫妻两个就分别是胡图人和图西人,生活的也很幸福,妻子还成立了一个残疾孩子的公益学校,其实,幸福和种族无关啊,那场种族之间的战争,是多么的愚昧和无知,枉送了多少无辜人的生命!
希望屠杀的历史远去!
六、黑与白交织在动荡中——刚果(金)
这篇我觉得主题和上一篇差不多,也是种族的关系,不分种族的爱情和亲情,一对“黑白组合”的夫妇,是如何相爱,相处的,而且,比一般的夫妻更困难的是,要时时刻刻面对着种族歧视带来的排斥,比如,一起去南非参加艺术展览,却不可能住在一起,因为黑人不能进入白人的酒店,白人又不可以进入黑人的旅馆,两个人只能当机立断的回家。两个人的家遭受过重大洗劫,白手起家,重头再来,直到现在局势稳定,家庭幸福温馨。
其实爱情真是和种族,国界无关。
七、拯救灾难中的生命——南苏丹
看到这里的时候,简直无法相信世界上还有人这样的生活,还有这么贫穷困苦的地方!别说什么现代化了,这里的人,连干净的饮用水都没有!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经常爆发,特别是是孩子的死亡率特别高,据说,每7个儿童,就有一个未能活过5随。活下来的儿童,也大多是营养不良,瘦弱困苦。妈妈们经常要面对孩子,甚至是自己的死亡,在这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地方,有七分之一的女人会死于妊娠。在这里,生命真是太脆弱了!
和作者一样,还是要赞美这里工作的无国界医生,明知道困难重重,还是有一波又一波的志愿者来救助这里的人们,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些志愿者,不分国家,不分种族,有着不同的信仰,但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希望这里的人们,少一些痛苦,能过上健康幸福的日子!
八、疯狂的女斗士——乌干达
记述了一个和之前的非洲女人都不一样的女人的故事。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女性,她是国会议员,当年还利用空姐的身份参与支援游击队的地下工作,在工作中,遭遇竞争对手的暗算,家庭中,丈夫不仅不能帮助她,还为了财产起诉她,而且,疾病缠身,身患三种癌症,这些情况,普通人摊上其中的一件,恐怕早就一蹶不振,被压垮了,而艾泥法,竟还能坚持着工作,打官司,参加竞选,还没有放弃她的最爱,红酒,简直……这非洲女人,身体是什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非洲十年》读后感_2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