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与严嵩:是非君臣》读后感1300字
理性看待历史中的主观题
——读《嘉靖与严嵩:是非君臣》有感
简述:对历史中人物的评价犹如做一道主观题,没有客观答案,言之有理即可。也说历史人物复杂多元,并非一杆子打死。说徐阶,高拱为忠臣,但他们晚年被抄家所得的贪款不比严嵩少,说海瑞大公无私,但他的妻儿不觉得他自私吗。说严嵩是个大奸臣,祸国殃民,但嘉靖当朝、严嵩辅政期间,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随后社会又倒退了回去。
观后感:
因为之前看了《大明王朝1566》,对嘉靖皇帝和首辅严嵩颇感兴趣,求知若渴,于是看了《嘉靖与严嵩:是非君臣》。该书讲述了嘉靖皇帝从幼时到逝去期间,发生的与严嵩相联系的重要事情,让我对于这对是非君臣有了更深的认识。
有人说嘉靖皇帝是昏君,还将其列入《昏君传》,但也有人说嘉靖皇帝是明朝除了太祖朱元璋以外第二位有作为的皇帝。有人说严嵩是臭名昭著的奸臣,是大奸大恶之人,但也有人说严嵩克己复礼,一生只是娶一妻,其任首辅期间,经济活跃,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孰是孰非,如何做好这个历史中的主观题呢?我想都对,但也都不对。都对,因为都有相应的论据,都不对则是因为都不全面。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毛主席也曾在晚年犯下了“文化大革命”,“大跃进”的过错,而且“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做好历史中的主观题,重点在于理性,客观且要全面,核心则在于时代性,需要回到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审视。《大明王朝1566》中提到在嘉靖王朝中后期,严嵩辅政期间,国库连年亏空,“严党”贪赃枉法,致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低迷,而嘉靖皇帝还一心玄修,劳民伤财建道观,这无疑是错的,而严嵩仍谨遵君命,置人民诉求于不顾,这无疑也是错的。但严嵩倒台,徐阶任首辅,就扭转乾坤,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了吗?其实不然,社会形势更是不断恶化,到了海瑞奉旨抄徐阶的家时,发现贪污更甚于严嵩。后期高拱,张居正均晚节不保。所以这是严嵩个人的问题,也许只能用体制问题来解释了。
全面看待嘉靖年间,英国剑桥《中国明代史》称嘉靖年间是一个经济非常活跃、农业技术和生产发展的、纺织品和手工业大规模发展的时代,认为严嵩辅政期间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随后社会又倒退了回去。嘉靖皇帝前期推行的一条鞭法税收制度是一项强有力的改革措施,从结果来看不仅减轻了贫苦人民的沉重负担,还由于还给了人民相对的自由,大家可以自由经商、贸易、开作坊、办工厂,所以有力地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这项改革是明智的,是有助于当时社会进步的,也看出了嘉靖皇帝对既得利益阶级“动刀”的勇气。另外,从嘉靖皇帝以身作则,以铁的手腕收缴贵族的庄园,还田于民这一举措也能窥得他的这份勇气。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嘉靖皇帝还是办了一些实事,促进社会发展的。
最后,以书中这么一段话作结:“中国社会的前进步伐并不比西方国家慢,只是中国人的传统思想比较严重,社会前进一步,就会倒下一批人而已。毋庸置疑,嘉靖皇帝和严嵩就是倒下的其中两个。而他们的是是非非,都在历史之中。”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嘉靖与严嵩:是非君臣》读后感_1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