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政治史》读后感1100字
没其他公司抢生意,两宋为人民服务的时间一定会更长,这是大家公认的。深究其根本,除处于领先位置的学术思想和极其繁盛的文化对宋政权有强有力的支撑力外,政治上也是定乱扶衰,有大量可供后人借鉴学习之处。
1,加强的中央集权平衡各方利益,有效制约多方权力。不仅钳制地方势力,使之无法独立割据,而且中央的权臣更是披枷带锁,使他们不能也不敢,将自己的权力凌驾于皇权之上。
2,宋朝与唐朝或是汉朝的政权基础不同之处在于,宋朝的政权基础不是来自所谓的群众或是人民,而是来自武人阶层。政权稳固后,武人阶层首当其冲会遭到制裁。对于釜底抽薪而言,宋朝是诸多封建王朝中比较仁道的。抑制武人的政策,必然会有施政基础,有人受益,反之则有人损益。制裁武人对防止武人割据、篡权和叛乱,有其积极的作用,但是副作用,也可见一斑。
3,台谏二官可能时为权臣所控,成为政治斗争的迫击炮,但并不能完全操纵,鉴于他们有风闻言事的职权,客观上,对监督、揭露一些危害统治秩序的人、事,都起到了比较积极地作用。
4,深化对科举制度的有效改革,既往科举制中察举制的残余势力被涤荡殆尽,为国家取士、公平选拔人才,提供了一条相对宽阔的通道。如北宋,吕蒙正、王旦、范仲淹、韩琦、王安石、司马光等人,皆系进士出身。南宋,文天祥、陆秀夫、谢枋得等青史留名之人,皆处其位。
5,构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策略,从根本上高效发挥文官群体对赵氏企业的拥戴,积极化解一个又一个政治危机,他们中的许多人往往能够在企业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对稳定赵宋政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文官为标志的士大夫阶层是政权格局中受益方,娇生惯养或必会骄矜傲慢,蠹国害民。武人群体遭受到的戕害,也是使文官群体为宋朝积贫积弱背锅的最佳佐证。厨子手上不可能没有油,既然有了油无论是半推半就,还是竭尽全力,黑锅最后还是后勤工作者来背。这就是炊事班的故事。
个人认为,鉴于宋朝为人民服务的时间略长,经济、文化、政治、人物、还有错综复杂的民族关系,浩繁史料仅文字就有四亿多,恐穷其一生,仅能通读几遍。哪怕仅仅了解王朝发展的轨迹和历程,著名人物和重大事件的前前后后,也是一件较为繁复之事。像这样的大部头,一般写作时间和成书时间有三到五年或更长的时差,那就是将近二十年前的作品,对于一己之力完成的著作,晚辈深感钦佩。但书名相较内容而言,或显宽泛。作者自己也陈言,职官、科举、法制、监察等方面的内容略显寥寥。当然,这仍是一本值得多看的好书。作者呕心之功跃然纸上。[强][强][强]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宋代政治史》读后感_1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