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前是迷茫,孤独之后是成长“很长一段日子里,我靠写东西度过了太多的小无聊,伪伤感,假满足与真茫然 。我在意细节,算敏感。但知道体谅,算善良。我说喜欢便是喜欢,我不想回答便是真的不知道如何作答。有时我佯装镇定或笑得开心,心里总觉得自己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不停对抗,学着顺从,冷静旁观,终明白我们都不应该是别人世界的参与者,而是自己世界的建造者。这本书里记录了33种孤独感,希望能让你想起自己某种忘我无形的成长。最后,愿你比别人更不怕一个人独处,愿日后想起时你会被自己感动。”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孤独没什么不好,孤独的时候最自在。
有些路注定要一个人走,熙熙攘攘着到达的地方很大几率不是你最想去的地方。
怕直白会伤人,但可以不说,也不要说假话。
没有可以聊天的人就自己和自己说话,因为只有志同道合的交流才会令人心畅神怡。
别人可能会给你帮助,但很多时候只有自己能救自己。
随波逐流可能会让你拥有眼前的热闹和欢愉,但时间久了,即便没有迷失方向,也会离自己想去的地方越来越远。
如果这样相处让你很累,那为什么不换一种方式?
想去的地方那么多,想做的事那么多,可分身乏术,不想放弃就暂时放弃吧。
如果迷茫的你对好多事都摇摆不定,那么,只要心里有一件坚定不移的事,就全身心去做这件事好了,不管别人怎么看,不管有没有人陪,坚持到底。
迷茫于我是一颗种子,孤独于我是一片土壤。总要挨过孤独闷压,从中汲取营养,总要经历过迷茫萌发,才长出茁壮的新芽。新芽顶土,时间催化,我不再迷茫,只知道向阳生长,随后便是绿叶红花。
这些只是,我想对自己说。
分享书摘:
当对事情感到绝望时,你可以放弃对他人的信任,可以放弃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可以放弃对结果的企盼,唯独不能放弃的是内心的平静。只有回归平静,甘于寂寞,不怕枯燥,才能重新听回自己的心跳声。无论你未来身处混沌还是迷途,保持自在安宁是破除任何困局的最大武器。无人分享心事,无人一起远行,无人站台守候,无人窗前絮语。久而久之,想说的话堆积在胸口再也说不出来,想做的事成为了一张世界地图,早已分不清主次。别人看你愈发稳重,波澜不惊,你看自己却是寡言少语,触目惊心。其实孤独并不可怕,只要你学会了自己与自己对话。喜欢内心丰富然而心性单纯的人。这样的人,不管表面什么样,内心都相当孤独,他们的卓越在于,他们是善用孤独的高手。在他们惯常的知行合一中,有一些被孤独高度过滤过的美德:用功但不功利;热情但不谄媚;善良但坚守观念。选择努力投入的事是自己真正喜欢的。选择密切在一起的人,是自己真正爱的。对人好,可是不讨好。这样的人,不论他或她的作品你是否喜欢,他或她的言行已是真正的艺术。像个孩子。又天赋异禀。极稀缺。「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这本书陪伴我度过很多个躺在寝室床上,孤单的夜晚,引起了我内心很多的共鸣,因为从小就有自己和自己对话的习惯,所以看这本书的时候特别有感触,深知伤都是别人给的,但痛都是自己好的,小时候如此自闭的自己都现在的性格开朗觉得自己还是很棒的,内心知道很多人情世故却不想为此烦恼,只想简简单单的生活,有时候我们说很多话,并不是想得到热切的回应,而是只要有人愿意听,愿意帮我们记住,就够了,所以很喜欢倾听别人的烦恼,如果能够给一点意见一点安慰,自己都会很安心。作为一个即将大二的学生,在面对新环境的时候,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人际问题,各种各样的人形形色色,与你性格有对立的人也会出现,怎样处理人际关系真的尤为重要,在书里看到如果心里因人不爽,最好的办法就是说出来告诉对方。一来自己不会再纠结,二来可以让对方纠结,在这个方面,自己似乎永远都没有多大的勇气去做到,有些事情忍着忍着也就过去了,但是确实会让自己很辛苦,所以采取适当的口吻去说也是很重要,不要让自己做一个辛苦的透明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有很多的经历,可能有成功的,也可能有失败的,可能有些经历让你对以后的人生产生怀疑,但是要知道我们所有的累积都是为了给人生最后的那个位置打一个稳定的根基,为以后积累更多的经验,所以每个获取经验的机会都显得尤为重要。也希望自己能够多寻找一些实践机会,经历永远都不会嫌少。
正在经历的孤独,我们称之为迷茫。经过的那些孤独,我们称之为成长。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