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自传(典藏本)》读后感800字
人,除了天分之外,还有很多除天赋之外的东西。比如说勤奋,比如说坚持,比如说耐力。季老小时候出生于艰苦的农村(这堵住了很多借口,比如说我是农村的,所以勤奋也没用,也堵住了很多因为没有前辈的积累,所以不能有很大发展),也没有阻挡他向前走的步伐,其实你能不能向前走,或者能有多远,完全都是由你自己决定。因为这种坚持和毅力的驱使,在一个并不清晰的路途中(其实纵观很多名人的一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有什么路),季老在不断的选择中找到了自己的喜欢的路,所以还在寻找路径的我们是不是该放下焦虑,慢慢走,慢慢看,努力不浪费当前的时光,一步步踏踏实实的往前走。
同季老感同身受的童年生活,从他的字里行间仿佛回到了自己童年时光,所以只有文字才能留得住那些年,那些事的真实感情和真是状态。童年生活中除了乐趣,也有其内心对于爱的渴望,这也是他在异国他乡回忆祖国回忆母亲的原因吧,足以见得这个可爱的老人的心思及其细腻,也足以见得对于每个人来说,对于爱的渴望从来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行为。以后的生活起起落落,似乎都感受到,除了踏实勤奋外,这个老人的心态,乐观豁达才使他在学术研究走的那么远,生命如此绵长。即使在十年浩劫中,虽然对于士的精神,他嘲说,人的忍耐力是可以无限增加的,我看并非是一种好死不如赖活着,而是一种另外一种豁达。从之后的,文化的高产量,可以见得他在发光发热,也是一种对社会的回馈。他说国家也要种体制可以让当年的文革中的人发泄心中的闷气,这样才是一个正常的状态,不从政治层面来说,单单是个人,这也是适应的。
以前看了褚时健的自传,觉得那是一种人生,现在看了季老的自传,也看到了另外一种人生,虽然不一样的人生,但是让处于现在焦虑状态得我们也感受到了落地的踏实。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季羡林自传(典藏本)》读后感_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