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夜看的哲学书》读后感1900字
- NO.1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存在即合理的合理不是有道理
- 把每天发生的不愉快和痛苦都当作“人生的一部分”,而将那些小小的快乐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
- 认真地注视对方的眼睛,加重语气说出想要申明的事情,这才是愤怒。而憎恨这种情绪则正好相反,是以教训对方为首要目的的,而说明观点反而是次要的。换而言之,愤怒是认真地主张,憎恨只是单纯地攻击。
之前田延友老师问我“人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源于恐惧”这句话对不对,当时我说不是的吧,现在回想起来却发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确确实实是对的。做的挣扎与努力,什么“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只不过是好听的说辞,不然舒舒服服过就好了,何必要更好呢?也是一种对未知的恐惧罢了,储备好知识与能力,好迎接下一刻的未知挑战,归根结底还是恐惧,也因为恐惧而不安,在不安中思考人生,思考过去,思考当下,思考未来,在不安里,真真切切地感受最真实的自己,感受到自己是一个活着的有血有肉的个体,而不是行尸走肉。
不安,才能更真实地感觉到自己活着
坦率地表达感情才是人类的本能
恋爱的本质就是对对方有所希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曾说过,恋爱的本质就是爱欲。所谓爱欲,就是追求理想对象的意思。因为追求理想对象,才会憧憬别人,这就是纯粹的爱。这种心灵上的纯爱就叫作柏拉图式爱情(Platonic love)。
思考是掌控环境的工具
就像精神分析师弗洛伊德所说的,人类的心理是存在潜意识的,而且潜意识也是会支配人的行动的。也就是说,意识并不是人类存在本身,准确地说是人类存在显现的外在的部分。
在实用主义中,知识并不是为了学习知识本身,而是为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而学习。解决问题之后的喜悦,就是动力。因此,实用主义也可以说是一种从中能够获得动力的思想。
英语中的“family”一词,本不只是血亲的意思。“family”的词源是拉丁语“familia”,原本也有财产的意思;而在罗马,这个词的意思是有经济性质的集团,也就是说不只是血亲。日本哲学家和辻哲郎(1889年~1960年)也认为家人的本质就是“共同进餐的关系”。
我所以理解的家人并不一定是血亲,很多时候有血缘关系的亲人还比不上朋友给你带来的亲密感,喜欢的朋友在一起久了自然就当成了家人,比某些所谓的“亲戚”感情更深的亲人,所以“家人”于我而言,是情感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人,不是纯血亲,更不是family来源的与财产相关的“共同进餐的人”。最喜欢的朋友,就是我的家人。
比如 我兄弟 小宝 滑冰 我们天才四人团 我小香香 花花 嘉嘉 倩儿
家人并不一定是有血亲关系的,很多人际关系也可以称作家人。也就是说,家人的存在是多样化的,就算没有血缘关系也可以成为家人。
自卑感用英语说是“complex”,也可以翻译为“复合感情”“情结”,意味着被压抑的感情。所以在英语中,complex不只是劣等感的意思,也有优越感的意思,两个意思正好相反。
16.健康是什么?生病了才会意识到身体健康是多么重要……哲译一切活动的根本
在评价一个人的能力时,我们应该重视健康方面。“能力=技能+健康”,如果身体太容易疲劳,技能再高也无法正常发挥;但如果平时工作效率高,就算技能再低也能扶摇直上,所以,我们有必要将健康和技能平等看待。
从生物学上来说,吃饭是有理由的,因为我们要维持身体活动,所以需要补给营养
就好比我最喜欢的数字是“0”
因为
“零”是没有
“零”是极致
“零”是无限可能
新大概刚好契合“无 是无限的有”
第二,无反而是无限的有。
比如用三段论法进行思考,A就是B,B又是C,所以A就是C,诸如此类,答案总会通过媒介得到。
京都学派的创始人、日本著名哲学家西田几多郎(1870年~1945年)就这个乍一看有些矛盾的说法展开了说明。西田提出了“绝对无”的概念,他把意识的所在称为“有之场所”,而“有之场所”就建立在“无之场所”之上。
就好比每个人的脸都是不对称的,如果脸完全对称,反而会十分奇怪,《微在不懂爱》做了一个实验,将人脸用数据分析,做出完全对称的左脸对称图和右脸对称图,目睹对称脸的惨状后,参与实验的人纷纷表示感谢“斜脸”所带来的美感。
左右对称不一定全都代表美,有时不协调也会带来美的感受。
今天这个日子也并非只是单纯的一天而已,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是人生的全部,“一期一会(译者注:日本茶道用语,意为一辈子只有一次的际遇)”表达的就是这个思想。
康德认为,美是理性的表现,因此审美也与道德有关。
“存在先于本质。”
柏拉图在《国家》一书中写道:“智慧、勇气、节制和正义是四种美德”。
人们之所以活着,是因为还有明天。
36.未来是什么? 有人说“这个公司是没有未来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哲译 活在当下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失眠夜看的哲学书》读后感_1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