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流氓世界的诞生》读后感_1300字

《流氓世界的诞生》读后感1300字

喜欢金庸、喜欢武侠小说,之前不知道原因,看了敬文东教授的《流氓世界的诞生》,获益匪浅,原来喜欢是有原因的。

简单的说,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呈现给你的是一个正史意淫下的野史疯狂。中国的正史是以儒道为基础的道貌岸然的历史。儒道学说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是要求老百姓三从四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是要求老百姓受了不平委屈之后不要反抗、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而中国的野史是以杨墨哲学为核心的兼爱和交利。武侠的核心就是墨子兼爱哲学下的侠义和杨朱交利哲学下的血光交织组成的。因此金庸先生把他的野史武侠放在了一个正史的环境中,显示出了更加丰富的故事性和冲突性,这是金庸的武侠不同于古龙、温瑞安他们的武侠。金庸的武侠世界更立体、更多变化,这和金庸的深厚历史观和哲学观是分不开的。

刘若愚在《中国之侠》中指出,西方的骑士是封建制度的支柱,中国的游侠则是封建社会的破坏力量。不过,真实的侠已变作了纸上的侠,不大再走入尘世,却活在老百姓的期待视野里和集体无意识中。金庸笔下的侠客类型丰富多彩,儒侠(比如陈家洛、郭靖、袁承志)、道侠(比如令狐冲、风清扬)、佛侠(比如虚竹、一灯大师)、丐侠(比如洪七公)、邪侠(比如夏雪宜、莫大先生)、疯侠(比如桃谷六仙),这些侠客们从“义”出发,走向了、渲染了墨家人人平等的“大同世界”,也为江湖乌托邦的出现提供了先声。正是在“兼爱”和”交利”要求下产生的“义”,形成了武侠小说独有的世界。这个世界既不同于道家小国寡民的世界,也不同于儒家亲亲、尊尊的世界。它是由侠客和在侠客的宝剑保护下的蚁民组成的世界。

在这个野史的世界里,金庸先生如同一位草民的代言人,不断编织着武侠这本”成人的童话”。正史世界中不可能有真正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野史世界上则明显可以做到众生齐一,起码局部如此,胡一刀、平阿四就是其中的受益者。金庸并未把人人平等、互相爱戴的野史观念以帮派和门派的整体为形式来显现,只是将此观念分散各处,注入不同的人与事上。胡斐、红花会诸雄、乔峰、胡一刀、平阿四……都以个人、以主格的“我”出现在这一逻辑中。金庸这样做是有道理的,他把帮派、门派放在正史世界和正史逻辑之中,更加能映衬出野史逻辑的分量和独特作用。

从看似通俗、粗鄙的武侠小说角度,金庸深刻地构筑了三重世界:正史世界、野史世界和佛禅世界。佛禅世界是为了解决正史世界和野史世界难以避免、难以平息的冲突出现的,也是正史世界和野史世界各自内部冲突的可能性解救路径。这正是金庸的高明和深刻之处:他从难入许多正经、高贵学者和文人法眼的武侠小说这个特殊角度,有意或无意地为中国文化摸了一把脉。

我们喜欢金庸,喜欢金庸的武侠小说,归根结底他是我们童年童话的延续,他是成人的童话故事,我们愿意在这童话里继续意淫。

当今社会也有武侠,当然这武侠早已不体现在刀光剑影中,他早已转换空间,体现在笔墨纸砚中了。远的如秋瑾、鲁迅,最近的那位当属手撕李冰冰、冯小刚的当代大侠崔永元。

每天读书一小时,不妨常做猪大侠。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流氓世界的诞生》读后感_13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