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里圈外》读后感900字
看完这本书,好像不得不说抄袭事件。但我还真就不想说抄袭。很想谈谈情怀,但题目太大了。然而我那已经逝去的青春有点想诈尸的苗头。
十七八岁的年纪看的《梦里花落知多少》。那时候全班女生没为它哭过的几乎没有,有限的几本书在女生手里传阅着,拿到手的课上课下废寝忘食的抱着啃,倒不是说着急看完给下一个排队的,而是剧情真的让人欲罢不能爱不释手。不知道持续了多场时间,女生宿舍的话题全部是“梦里”,只要聊起来泪还是不能自已的往外喷。除了对剧中人物的惋惜,对悲剧收场的不满,剩下的全部是对几个年轻人的青春和情谊的艳羡。
于是,我们几个要好的朋友开始放肆我们的青春。我们一起喝酒一起打闹,我们直接的表达我们的情感,也放肆的挥洒着我们的泪水。我们不惧怕别人异样的眼光,却认真的向着规划的未来前进---那是我们大家一起的未来。青春就像一把火,熊熊燃烧,温暖着抱团取暖的你我。
也是因为“梦里”,我们开始梦想着北京。当初一起来北京的同学们,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大部分又都回去了,留下的不多。我是其中一个。来到北京后很快就被当初的男友哄着走进了婚姻里,同年生小孩,开始了相夫教子柴米油盐的日子,那些情怀的东西被深深封存蒙尘。
很多年没再去过那片曾经有着四合院文化的北京,后海钓鱼的长者操着纯正的京腔讲着老北京的故事,酒吧小酌听着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弹着唱着,幽深的胡同尽头小两口儿的私房菜.....我在北京安了家,这些青春时向往的东西却离我更远了。
很抱歉这本书我只能给三星,而“梦里”在我心里超越了五星。我承认“梦里”有太多“圈里”的形和影,按照我的性格,如果先知道抄袭事件,我肯定只看“圈里”而拒绝看“梦里”,但是很抱歉,现实是我先看到“梦里”才知道抄袭一事,而梦里带给青春年少的我触动太大了,以至于我知道“圈里”是原著却依然从心里抵制它,只是怕味道鲜美的菜肴多加了盐或醋而走了味。即便我十七八岁先遇到的是圈里,它也不足以在我生命中起到当初梦里一样的化学反应。
抄袭可耻。但两本书都看过之后,梦里确实情感更细腻、人物形象更丰满、情节走向更跌宕起伏。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圈里圈外》读后感_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