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名人传记丛书)》读后感2600字
人的人生。人这一生。我的一生。
杜甫(712~770)
725年(开元十三年),初到洛阳。
731年,20岁,开启四年的游历生涯。【领略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还有那历史的气息,放空自己,向往之。自由。】
735年(开元二十三年),科举,落第。【黑暗不可怕,需心中存信念。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放弃与堕落,亦可以重新选择一条出路。在这不公平又公平的时代,唯有提升自己,以最好的姿态迎接每一个挑战。论机遇的重要性及拥有抓住机遇的能力。自信。】
736年,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年少时意气风发,并未经历过太多,可能条件勉强可以,故有时可以潇洒自在。需好好珍惜且努力,否则一切美好无法继续。自立。】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题张氏隐居》【可以让自己很放心的才是真的好。朋友,真诚待之,敬之。以真心换真心,也需会识人,不在多,在力所能及的时候需尽力帮忙。不可背后说别人的短处,不可恶意评价他人的言行,只是看着听着或给出自己适当的建议。自谦。】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二十几的年纪,应是一个人最生猛最有志向的时候,敢想敢拼敢做敢尝试敢失败,不要被生活锤扁了。但也需不停地学习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力量。会学能做是基础。自学。】
741年,30岁,回洛阳。《房兵曹胡马》《画鹰》【何不想自己也能发挥自己的才干和作用,施展抱负呢。通常都能由物或事联想到自身和百姓国家。心怀天下。自豪。】
744年(天宝三年),遇44岁的李白。《赠李白》【知己朋友,无关乎年龄国籍等等。自己。】
745年,李杜重逢,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赠李白》【身处自己的环境,难免会对别人的洒脱有一丝羡慕,可不知洒脱下所经历的沧桑变化,唯有经历过磨难挫折,才会进步且愈发稳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望珍惜现在所经历的,他人所受,我必将受。自受。】
747年(天宝六年),36岁,参加科举,落第。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春日忆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走,各自的志向也不同,亲人都很难永远生活在一起,更何况朋友呢?总有分离,总有思念,唯有祝福平安健康和感谢人生有你。我一生的悲欢喜乐就与那么些人相关,多存点欢乐好继续前行。自乐。】
748年,自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突然记起小时候学的 我选我。回想这么些年,总觉得身上缺少太多东西,勇气胆量想法思考等等,不知来由更不知反思自省,也不知关注或记住亲人身边的事以及爸妈的身体状况,只知道不好而不知哪里不好,也不知他们的喜好,惭愧,只会想到自己,正如以前来自母亲的评价 自私。也不知争取和改变。万幸人生路还很长,我还能弥补,希望以后在自身上能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自强。】
751年(天宝十载),大典献赋。(与南诏损兵六万,与大食战三万,与契丹战六万)《兵车行》【庆幸生活在和平年代。所有一切美好的事物或环境都是一代一代人的牺牲和努力铸造而成的,黑暗的则是由我们的无知和贪欲造成的。自知。】
752年,与好友拜谒慈恩寺《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后送高适离开长安《送高三十五书记》,《乐园游歌》。
753年,《丽人游》,《醉时歌》赠好友郑虔,《陪郑广文何将军山林十首》。
754年,又献赋,奔波求引荐。举家迁长安,后安置至奉先。《城西陂bei(一声)泛舟》达官贵人的狂欢,与岑参兄弟同游《渼陂行》,《叹庭前跟菊花》《秋雨叹三首》。【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起点不一样,背景不一样,如果光是对比则易郁郁而终,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抱负是很难的,如果适当降低点或只选个近期的呢?那人生轨迹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吧,有些选择和决定会影响人的一生,而一个人就一生,回不了头上不了岸只能往前。自重。】
755年,授河西县尉,拒绝。《官定后戏赠》道明缘由,后改任参军,接受。幼子惨死,《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悲痛。未经历过永远无法明白别人身上的痛苦。自责。】
安史之乱(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也称天宝之乱。【以前竟以为‘史’是历史的‘史’。】
756年,被俘,今夜鄜fu(一声)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框,双照泪痕干。—《月夜》【孤独,思忆,何时,双。】《哀王孙》,四万义军同日死—《悲陈陶》,《悲青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现在都只感说稍微懂他的心情,记得以前试卷上都是写表达了作者的爱过之情思乡之情等等。感觉还是要看过历史或人物经历才能稍微理解。】
757年,至德二载,《哀江头》,终于到达君王侧,《喜达行在所三首》,思念妻儿《述怀》,思李白《天末怀李白》,《北征》,省亲《姜村》,归隐之心《独酌成诗》《曲江》,受牵连被贬华州,思弟回洛阳,不见弟。
已归降的史思明再反。
759年,乾元二年。路经新安和石壕村等,“三吏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作客于秦州,《梦李白两首》《月夜忆舍弟》。迁同谷后奔成都。【著名的几首,以后需慢慢品读。】
759年,于成都建草堂。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江村》【经历过战争动乱的人,愈发觉得安稳可贵。】《客至》《绝句漫兴》《江畔独步寻花》。拜谒诸葛武侯的祠堂,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可能读文章或观古迹,都会找到与自己产生共鸣的东西吧。】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如此伟大的精神,让人仰望。这其中幸得好友严武相助。】
763年,广德元年,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军官收河南河北》
765年,高适逝于长安,严武一病不起,《哭严仆射归榇chen(四声)》。至云安,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秋兴》《咏怀古迹》《登高》《阁夜》
768年,大历三年,自白帝城起航到达岳州,《登岳阳楼》
770年,在潭州遇李龟年,《江南遇李龟年》。59岁,卒。
经历了改朝换代,潮起潮落,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一切的一切终究会随着他的逝去而结束,化为尘埃,留下的还有诗词和精神,这就足够了。
以后还需在诗集中细读品味诗句。愿以后会看到在进步的自己。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以此纪念在这读完的第一本书。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杜甫(名人传记丛书)》读后感_2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