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安妮日记》读后感_1000字

《安妮日记》读后感1000字

【51】安妮日记 安妮·弗兰克

①公元1939至1945年是这样的一组数字:凡是在这个时期出现或者记录这个时期的任何文字,都不免会出现“屠杀”、“罪恶”、“暴行”、“死亡”这样的字眼,这就是造成7000万人死亡,1.3亿人受伤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②二战历史是我在学习明史前熟悉程度仅次于三国史的一段历史,学习的高峰期在初三至高中结束。还记得高一的时候,学校做了一堂心理的公开课,我作为当时的心理委员也在其列,其中一个环节是上台自我介绍,并说出自己的梦想。我当时便说道,我的梦想是做一名战史专家。这个词语对于老师来说是陌生的,她就又问了我一遍,于是我重复,说就是专门研究战争历史的专家。老师很感兴趣,问我为什么要当战史专家呢?我当时站的笔直,一字一句的说:“因为珍爱和平,所以回首战争。”

③这本书为一名14岁的德裔犹太少女的日记,记录她躲在密室中的两年多时光。对于二战历史的熟悉,让我在阅读这本书时毫不费力——我可以根据她日记的时间联系到当时的战况,这当然有利于我的阅读,但我却没有一丝高兴,反而格外沉重。因为我在读这本书之前就知道作者的结局——她没有活到战争结束,而是在解放前夕被盖世太保抓走,不久死于集中营,而仅仅几周之后该集中营便得到解放。这本日记,自然也是没有结局,戛然而止。

④我一开始想将本书和我之前看过的某本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日记作对比,但之后我就发现这是不恰当的,因为后者已经知道了自己必死的结局,但安妮的日记一直闪耀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和平的希望,而这一切和她的悲惨结局比起来都形成了鲜明对比,刻骨铭心。唯一可幸的是,安妮虽然不在,这本日记却留了下来,并且成为纳粹暴行的铁证。

⑤总有人说,迟到的正义也是正义,这句话至少不适用于安妮。安妮的日记止于1944年8月,当时盟军已经完成了诺曼底登陆,苏联已经开始了“十次突击”的第六次,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法西斯败局已定,正义已经到来,而对这一切一直无比坚定和期待的安妮就是在这时惨遭不幸。当时世界人民都在欢庆胜利的到来,却没有多少人想到这些最后的牺牲者的悲伤。

⑥外一则。在本文中,安妮始终对英国抱有无限希望,将丘吉尔视为自己的偶像,也许她并不知道,丘吉尔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坚定的反犹者。

“我相信春天一定在我心里,而春天正在苏醒,我的身体和灵魂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想要举止正常一点都很不容易。我感到很迷茫,我不知我该读什么,写什么,做什么,但我知道我充满了渴望……。”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安妮日记》读后感_10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