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名人传记丛书)》读后感1200字
《莫扎特》(名人传记丛书)
“莫扎特的坟墓的地方竖立了一块纪念碑,边上有一位哭泣的天使。”全书以这句话结束,是总结又是意犹未尽的伏笔。
旷世奇才,音乐天使, 任何美誉放在莫扎特身上都不为过,他短暂一生宛如闪耀的流星,但他的故事和音乐却千古流芳。他去世后,世人评价他的音乐总是能给人不同寻常的力量,后来的一位作曲家临终时说:“不朽的莫扎特,多亏了你,我才能在走完这一生以前,深深受到震撼,也才能在离开人世以前,深刻地觉得自己曾经爱过人。”看到这句,感动涕零,音乐的力量,比你想象的大得多!音乐是情绪宣泄的出口,反过来又引导情绪,跟文学一样,常常被人认为是无用之物,却在某些关键的时刻,在人了得心灵深处起着不同寻常的影响力。
纵观莫扎特的成长史, 父亲利奥波德功不可没,他发现莫扎特的天资,并且不遗余力地适时提供环境,教育等所有有利的因素,训练,巡演,学乐曲创作,访世界各地名师,每一步都是及时雨。个人资质与环境影响,相辅相成,让天才得以成为大师。 对比伤仲永,其道理一目了然。(另外他与莫扎特的频繁通信并且都把信件保留下来也值得点赞,让我们得以更真实地了解天才的所思所想。)但他对孩子的控制是他成就感的来源,他剥夺了孩子上学交友的机会,甚至认为女人是一种威胁,干涉孩子的情感生活,青年莫扎特坚决要按自己的想法生活,渐渐失去控制力的父亲,居然试图用“对父亲的爱和忠心”道德绑架,现在有一个教育金句 “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莫扎特的父亲前部分做得很完美,后部分却暴露了其局限性。令人欣慰的是在父亲去世前,父子俩关系得以重修。
书中有一段当时巴黎评论家的话,“我认为莫扎特在音乐方面的才能有目前一半就够了,但是狡猾算计的本领要增加一倍。”看到这里不禁哑然失笑,莫扎特那些无人能及的完美作品,已经就是他的成功和财富,而那些迎合他人喜好,迎合世俗成功学的人能理解这一点吗? 莫扎特曾经获得过罗马教皇的勋章,但是他从不佩戴, 而爱乐协会会员的证书,他却视如珍宝,在他的世界里, 音乐至上,唯纯粹如此,才能惊艳如此。对于成功的定义,三观不同的人之间根本没法沟通,古今中外,从来如此!
从书中知道了很多名曲, 边看莫扎特故事边听他的音乐,不知多韵味。好作品太多, 慢慢学习欣赏。目前最爱: 《布拉格交响曲》,《费加罗的婚礼》,K299, K466, K467。
书中提到了莫扎特与海顿的忘年交, 与贝多芬的一面之缘,高山流水遇知音,最是美好。给自己定个小目标, 把音乐大师们的传记都读一遍。[奋斗]
PS我看的时候现学现卖,给可可讲莫扎特的牛履历,结果可可抢了话筒, 如数家珍地讲莫扎特的故事给我听,嘿嘿![阴险]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莫扎特(名人传记丛书)》读后感_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