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日本简史》读后感_1000字

《日本简史》读后感1000字

1,这种叙史方式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叙史方式,因为这更像是“日本全史”的缩编版,但“简史”和“全史”的差别并不是字数上的差别,而是叙史角度和高度上的差别。作者更应该做的是把日本历史提炼出来一条主线,依次展开,重大事件去繁从简,对主线有影响的记录,无影响的一些小事和数据完全可以省略,毕竟这是简史,是给非专业人士阅读的历史书籍,并非论文。作者写的还是让我感觉到要面面俱到,这大大降低了书的可读性,拘泥于小的事件,让读者也很难感受到日本历史发展的脉络。叙史方式很不错的可以参见《极简欧洲史》,要么就是读起来很有趣的《明朝那些事》。总体来说这本书一般吧。但打分四颗星还是因为对我个人来说收获良多。
2,了解了日本历史发展的路径,日本最独特的武士阶级的出现,对比我国没有出现武士阶级,主要原因我个人认为还是秦汉完成了封建制的完结,走向了中央集权,贵族从此没落而世族、庶族崛起,隋唐之后,以庶族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官僚-皇帝制度,天下无敌,直到资本主义出现。反观日本,在我国已进入帝制,庶族官僚体制完全建立的时候,日本还是封建贵族时代,奈良时期开始照搬我国的科举、官僚体制,妄想进行中央集权,但其社会发展水平低,贵族势力强大,始终无法建立帝制,导致“将军”“关白”“摄政”为国家实际控制者,再到后来庄园经济的兴起,武士阶级开始取代贵族阶级,更低一级的“大名”走向历史舞台。这种发展方式是马克思历史发展阶段划分中不存在的一段,武士政权更像是建立在封建制基础上中央集权。
二战后日本不反思战争罪行的原因也在书里可以找到,首先是美国为首的盟军因为制衡中苏而对日本审判的不彻底,其次对日本社会政治体制没有进行破坏,原来的军国主义政权下的公职人员被革职后就去参党了,再次日本经济的发达与政治上的矮子让日本在“大国主义”“民族主义”思潮下找回自信,摆脱战败国的影响。
日本的反战其实只是反战败,不是对和平的向往,主流文化为塑造自身的形象,诱导民众的胃口,作出了一系列的激进措施。但我整体认为,日本是一个幸运的国家,它有它独特的魅力,也有它肮脏的一面,它既不是我们的敌人,也不是我们的朋友,只是我们需要不断博弈的一方,是我们要学会相处的一方而已。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日本简史》读后感_10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