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惧孤独 不畏寂寞》读后感1000字
读韦伊的《不惧孤独 不畏寂寞》
读书是我喜欢的。读书快是我的优点,同时产生的弊端显而易见,泛泛,粗燥。对书的内涵不能理解便也没啦自己的思想,很难和作者形成共鸣。读书好像成了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每每看完书去看书友的评论,都惊叹,崇拜书评者,有如此深刻的思想。甚至对书评者的敬仰超过对作者。可能作者与我而言太高大上。他有成就是理所应当,而书评者与我一样,却远远超过我。开始反省,痛定思痛的发狠,下次一定认真,用心阅读。 不说超越,至少和书评者有点共鸣也算是我进步了。
然再读书时,逐字逐句的认真看认真想,坚持不了多久便泄气。如此看书完全失去了看书的乐趣。甚至开始恐惧读书,似乎读书让我看见了与普通人的差价之大。不能接受。不读书,便是放弃了自己的爱好。是不是有点因噎废食。
几天,终于想通,去他的吧。我便是我,没有好书评,没有好书友和粉丝,我一样可以从书中找到我的乐趣。难道不会作词作曲的,就不能唱出好歌。不会唱歌的,就不会欣赏歌曲?我就做一个好读者也不错嘛。借口!让自己堕落的借口吧!书已然按照自己的方式在读。
依旧心有不甘。文字的意义在于你可以凭借这些间架结构完成想象,想象是不可以被具体化的,我不能总是在想象中自我沉沦。
直到看见了韦伊的这本书《不惧孤独 不畏寂寞》。最初是照旧,慢慢的开始被书中的言辞文字吸引。不急不缓的一件件,一桩桩人物事件犹如我的过往。我只是一个生活的过客,匆匆茫茫。偶有思想也是一闪而过。韦伊却在平凡中剥茧成丝。凝聚成句句经典。沉积在孤独中奠定了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名家光鲜亮丽的外表中涵盖的何止是满满的泪呀。不过在这个名利场,他们终究是脱颖而出成为了收获者。
最是喜欢这本书的格局。每一个转折都是一段触动人心的摘录。没有说教,没有空洞的喋喋不休,一个简单的人,就如同你的好友亲人。让你感受到那段话不是作家的灵光一闪,而是在枯燥,孤独寂寞,在他人欢歌笑语你却傻傻独居一隅中从心底里发出来的声音。
没有如此喜欢过一本书。与他人而言普通的不能再普通。我却是喜欢。喜欢可能是没道理的吧。突然间想起一句话,查阅笔记,挺适合放在这里。爱上一个小人,他最大的本事,就是毁掉你的一切格调,让你去相信,只有做小人才是人间正道。。极不恰当的比喻。还是那句话。因为喜欢,便也毁掉了自己的格局。
在我这里,喜欢便是我的王道。
头顶是璀璨星空,心中有道德法庭。
摘自康德
——送给自高自大的自己。[em]e113[/em][em]e113[/em][em]e113[/em]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不惧孤独 不畏寂寞》读后感_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