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曾任职苹果公司,创建微软中国研究院,之后转战Google, 2009年离职创办创新工场,这些不同的角色让他的人生富有传奇色彩,但命运总在不经意间转折。一场疾病让他对生命有了新的理解和体悟。 《向死而生》是李开复对过去一年的动情回顾,情真意切,字字珠玑。真实地再现了作者在病中的所思所想,让读者看到了他重生之后日渐成熟的人格魅力与价值观。不忘初心,心怀感恩,随缘随喜,这是当身边人问及他抗癌心路历程时,他给出的唯一答案。 这本书写出了作者患病期间的人生感受,可谓劝世贤言。读之,能从中获益匪浅。
「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今日读完啦!!!平淡无华的语言细腻的记录了自己得病看病到战胜病魔重生后自我反省感悟人生的过程。那个让你惊叹一生事业顺遂膜拜为神人的人,在病痛面前一如凡人渺小脆弱沮丧无助。很值得我们对自己的思想言行做深切反思,让我们识迷途而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还有补过改善的机会。
对思想反思, 原来压力并不一定来自忧虑,紧张,急躁,愤怒等情绪。争强好胜,期望,等待,兴奋,甚至像我过去一直怀有的“改变世界”、让“世界因我不同”的企图心,稍有不慎,就会在体内留下难以清除的“毒素” , 所以,让心放开,以便倾听,探索更广大的未知事物,在机缘成熟的时候,尽力做我能做的事。
对言行反思。现在好像大家都在宣扬自律,“自律让我更自由” 。 成功的人具有极强的自律性,例如李开复。 自律是在方方面面的。 如果你只顾工作无法平和家庭妻儿,那么你也并不自律,因为你在放任自己追名逐利,你无法劝诫自己在所谓的灿烂泡沫面前悬崖勒马。工作只是一个切入点,让你不断的修正自己的人生态度 而不应该成为追逐名声利益的途径。 工作的目的不在于量化或标准化成功而在于你把自己的角色表现得淋漓尽致乐在其中,不需要和别人竞赛,竞赛的对象是自己,每天让自己比昨天更好一点,更积极的面对挑战,面对不如意时,让内心更平静。
放下骄傲,学会感恩。当你拥有万千拥护时只能关注到自己,只有经过人生大痛的震荡磨练才能提醒自己关注身边许多平常细微的现象发现寻常百姓身上很多优秀的品质。自我反省:吾自负能超凡绝俗,乃益见吾之同ji侪之凡俗。吾之傲慢,遂潜滋而暗长。正如乔布斯所说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
其实死亡学分教会我们的就是平衡生活,乐做凡人。 人到无求品自高,人生应为所当为,若将名利挂心头,便入苍蝇追逐腐肉,把人生的追求浪费在满足低层级的欲望上
@君子章与君共勉~回去我要纠正你的作息了!可惜我早早买了这本书没在微信读书里读,我没有记时间,我木有钱赚啦。[发怒][发怒][流泪][流泪]不要生气,平常心,平常心。[偷笑][偷笑][偷笑]
「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初次也是被出名所吸引,我在步入成年的时候就对死亡充满着恐惧和好奇,我经常在洗澡的时候会跑神,会幻想到自己从结婚到有孩子到死亡,当想到死亡的时候我会突然惊醒,深呼吸,原来自己还活着。小时候,我问父亲:“爸,你怕死吗?”我以为我爸会说我胡思乱想,没想到我爸淡然且认真的回答我:“怕,不过等你和你弟都可以自食其力过上自己的生活的时候,我就不怕死了。现在责任还没有尽晚,我还不敢倒下。”
我是一个会想很多的人,经常在安静的时候会反思自己的人生,也知道死亡其实离我们很近,所以我很珍视身边的人尤其是我的父母,我持有一个观点:与其今天消磨时光,不如花时间陪陪父母;与其找一些酒肉朋友喝酒买醉,不如跟家人去下馆子。现在我视我的母亲是我的女儿,我视我父亲是我可以交流思想的挚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