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淘宝十年产品事》读后感_1200字

《淘宝十年产品事》读后感1200字

这里对书中的要点及一切启发进行归纳:

  • 本书并不涉及淘宝产生的motivation
  • 本书涉及产品范围为广义淘宝,包括C2C淘宝网、B2C天猫、C2B聚划算、支付宝、旺旺等
  • 淘宝通过免费活下来,通过担保交易打败Ebay
  • 随着十年来社会环境和人们生活习惯发生改变,导购需求也随之不同。淘宝分别从 冲动型购物需求、品质型购物需求切入,进行尝试。后者直接导致了B2C平台天猫的产生。(B2C并非基于淘宝已有的体系进行搭建,反而后期淘宝网的商品体系是从天猫的商品体系整合而来)。其中,随着商品体量增大,商品管理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难题。早期淘宝通过引入’属性’ 的概念解决了商品管理的本质问题(分类)。(个人感觉,’属性’的提出,是将共同特征抽象一层的产物)
  • 在搜索上,主要面临的问题是电商生态中买家和卖家双方的利益的平衡,在这个问题上,淘宝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平台整体长大后,淘宝实现了局部的精细化——用户个性推荐。
  • 06-08,多个重要产品出现。包括购物车、支付宝、聚划算等。聚划算实际上是野蛮生长的产物。淘宝早在06-08年规划的团购产品没有做起来,被直接下线。而10年三月,美团等各大团购网站相继上线,淘宝网上的SNS应用’就等你了’恰好以一个正确的方式切入市场。从SNS应用-产品-独立部门-事业部-公司,总计14个月,成为聚划算。其实,大概与是否规划出来的产品无关。当各方面资源准备充分,有了爆发点,产品自会应运而生,而聚划算的无心插柳柳成荫,自然和淘宝网强大的营销基因脱不开关系。
  • 此处将营销平台的一个问题解决之道细说。当时,卖家长尾需求营销带来很多需求,但没有足够的资源和人力来完成。 于是,众包模式被提出来:通过对营销进行阶段拆解、分类管理营销组件、开放接口、吸纳ISV群体,完美解决了卖家长尾需求的问题。
  • 就购物车而言,其提出为促销等活动提供基础。订单概念就此出现,营销平台开始迭代。也造就了相应一批产品的诞生。此外,促销在淘宝网后期的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实这也可以和线下营销活动进行比对,线下购物发展如此之久,自已经有其可借鉴之处。
  • 支付宝,前身为最初上线于2003年的担保交易。它的存在,解决了中国最稀缺的——信任问题。在初期,支付宝页面也可以进行货物管理,和淘宝很难区分开来。后期起主管资金,仅在支付时需要点开,终于将两者界限划清。
  • 阿里旺旺很有趣。作为阿里的IM产品,最初从B2B的贸易通发展而来。它的存在,正适应了中国的砍价国情,给卖家和买家建立了有效沟通的平台。但其原来想过进军即时通讯和SNS产品,曾经打出’上班用旺旺,下班用QQ的口号’。但最终均以失败告终。这与其面向的用户群体特性和淘宝网的购物性质分不开。在这里我理解了公司基因这句话。公司所在行业和产品的基因、决定了其用户特性,也决定了需求特质和场景特质。这一方面成为对手进入的竞争壁垒,一方面也成为产品走出的牢笼。
  • 另外书中还涉及淘宝如何解决假货问题和交易售后的监督和保障。交易环节如何解决库存问题等。这里得到的启发为,A、B双方的问题,实际上可能可以通过引入第三方C来完美解决。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淘宝十年产品事》读后感_12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