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王小波全集(第一卷)》读后感_1100字

《王小波全集(第一卷)》读后感1100字

王小波的《红拂夜奔》中讲到:李靖在被招安后,将一座长安城变成了一座零部件严丝密合的钟表,人们的吃穿住行都有着严格固定的规矩,对于那些听不懂人话的虫啊鸟啊的,则全部禁止进入长安城。今天看他一篇名为《理想国·哲人王》的杂文,才为这座奇葩的城池找到了来源。
杂文里说,有人天生想当哲人王,究其原因不过是对权利的希求,若是巫师治国,那便渴望当巫师王。这种权利并非服务型的,而是管理型,这种管理型还不是在物质世界、在科学领域里发挥智能,从而丰富人类的物质生活,而是高高在上,对人类本该自明抑或可由平等探讨的伦理道德指手划脚。像孟子他老人家一样,由己及人,规定了人该是怎么样,凡由自己推不出的,一律称之为禽兽。
伦理道德是该有的,但是被制定的应该是法律,法律的制定是为保障所有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不受侵犯,且也需要经过民主协商的程序,而并非某人一拍脑袋一照镜子就能做了所有人的主。伦理道德则以法律为底线,主要探讨的是如何做才能让自己和别人的利益权利都得到保障,区分为公德与私德,公德距离法律较近,而私德距离法律较远,这种远近关系也代表了二者公共性的大小。比如若我在医院里抽烟,那我一定会被制止或者被赶出去,因为我损害了医院里所有人的健康,但是若我在家和两三好友关起门来吸烟,虽然不吸最好,但吸了也无可厚非,大家可以商量。相比于法律是被制定的,日常的道德行为主要是以法律为导向、受舆论监督的个人选择,它是超法律的,并且评价一个行为道德与否也必须放在具体的环境中来考虑,一个要素的改变都会导致不一样的结果,哪能制定一个有实质内容的条条框框来为难人呢?
其实照王小波在《红拂夜奔》里的描述,以及柏拉图《理想国》里的情况,人们受到摆布的何止是在伦理道德方面,伦理道德,即使是私德,也有一定的公共性,然而从小到私人性、感受性的诸如吃饭的口味、听音乐的品味,大到人生路、职业的选择都被规定了,个人几乎毫无自由与尊严可言。人类若要真的沦落到这个地步,恐怕境遇真的连禽兽都不如,因为天生为猪狗并无痛苦,后天被阉割沦为猪狗才最为可悲。当然,可悲一说并不针对那些乐为猪狗的人,这种人若没有主子王八来践踏一下可能会不知道该如何活下去。
其实我觉得如果有谁真正想建立一个理想国或者为之做点贡献,那就最好从自己做起,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对别人的生活指手划脚,凡事讲道理不要动不动就扣道德的大帽子,不要再弄什么只为满足自己权力欲、彰显自己存在感的东西来劳民伤财,把自己无处宣泄想管理别人的热情,充分地投入到科学、艺术、哲学领域。让这个社会少一些这个王那个王,或许会多一些乌托邦。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王小波全集(第一卷)》读后感_11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