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解读《共产党宣言》》读后感_900字

《解读《共产党宣言》》读后感900字

很惭愧,作为一位党龄超过17年的半老党员,这是我第一次想到去读《共产党宣言》,这好像有点黑色幽默了。但那又怎样?比起太多白天文明不精神、晚上精神不文明的党员领导干部们,我这没读过《共产党宣言》的老党员应该还算不荒诞吧?

看完《共产党宣言》我有几个感觉:

1)马克思、恩格斯是伟人。他们能够用最为清晰的语言,在当年如此错综复杂的阶级和阶层不断变化斗争的环境中,指明一条最为清晰的阶级斗争方向,并且能够直击当时资产阶级的七寸,把资产阶级的剥削本质写得明明白白。(当然也不忘说一下资产阶级的进步性,为共产主义的更先进性做铺垫)。

2)把阶级斗争作为阶级改变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这个观点我一直不太同意。我觉得局限于当时的资本主义形态,这个观点或许没有错,但资产阶级应该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所有阶级形态里最为智慧和高效的阶级形态,这从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效率的提升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把这个效率提升解释为剥削造成的,我认为这有失偏颇。我更认为这是资产阶级的智慧和持续改进造成的。资产阶级应该是进化最快和最善于改良的阶级,他总能不断的改进和解决各个阶层和阶级间的矛盾,应该说到目前为止,资产阶级走的是一条阶级融合而非阶级斗争的路,这条路好像走得还不错。

3)共产主义追求社会大同,但我觉得社会大同不是靠阶级斗争决定的,而是靠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点马克思说得很清楚。当年马克思时代还是机器辅助人类提高效率的时代,现在或将来50年可以预见的是社会会发展到机器人代替人的超高效率时代,这个时代的到来是不可避免的。到了这个时代,社会是更加大同还是更加分化其实不好说,但不管怎样,阶级斗争肯定不是消除分化实现大同的手段,共产主义也很难说能够引领这个时代的大同实现。我觉得更有可能的结果是阶层减少,去掉很多中间阶层,阶层间的流动不是靠斗争而是靠智商决定了。

先写这么些吧,我怕写多了腾讯不让发,咱们现在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腾讯之类的打手蛮忙的,谁让共产主义是个以阶级斗争为钢的”幽灵”呢?

每天读书一小时,不妨常做思考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解读《共产党宣言》》读后感_9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