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隶《曹全碑》》读后感900字
一、历代碑刻风格溯源
援引《刘玉墓志》册跋——
汉刻之朴厚,西晋之峻险,东晋之清逸,南朝之婀娜,北朝之劲健,隋刻之纤丽,初唐之谨严,晚唐之踈宕,北宋之峭拔,南宋之绮縻,元人之柔媚,明代之轻狂,明季之奇谲,清朝之拘束。
二、《曹全碑》溯源
曹全碑,全称郃阳令曹全碑,又称曹景完碑,刻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年),碑阳20行,每行45字,碑阴5列,内容为记述曹全(字景完)的功业。碑高约1.7米,宽约0.86米,长方形,无额,石质坚细,碑身两面均刻有隶书铭文。曹全碑明万历初年(1573年)出土于陕西郃阳县,清康熙壬子(1672年)后断裂缺字,于1956年移立西安碑林博物馆。
三、《曹全碑》文选摘
懿明后,德义章,贡王廷,征鬼方,威布烈,安殊荒,还师旅,临槐里,感孔怀,赴丧纪,嗟逆贼,燔城市,特受命,理残圯,芟不臣,宁黔首,缮官寺,开南门,阙嵯峨,望华山,乡明治,惠沾渥,吏乐政,民给足,君高升,极鼎足中平二年十月丙辰造。
四、《曹全碑》评
清万经评云:“秀美飞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
清孙承泽评其书云:“字法遒秀逸致,翩翩兴《礼器碑》前后辉映汉石中至宝也”。
《曹全碑》乃汉隶名碑,但历来多有争议。美之者誉之为“隶书之《兰亭》”,诋之者之谓其纤秀柔靡,如女郎所书。但“隶之兰亭”,誉之过当;“女郎所书”,诋之过甚。或可与赵孟頫书类比:虽成就极大,贡献极大,秀美异常,通俗易入,但较为柔靡,临者须善学,要“去其纤秀,得其沉雄”。
五、《曹全碑》赏析
笔精墨妙,丰腴蕴藉
情驰神纵,超逸优游
平和匀称,舒展超逸
风致翩翩,秀美飞动
典雅静穆,飘然逸出
遒丽紧密,虚和雍雅
笔意飞动,字里金生
行间玉润,雅静端庄
柔中带刚,细筋入骨
不激不励,笔势稳健
婉丽绰约,明媚多方
姿态各样,小溪潺湲
缓逸流畅,翩翩欲飞
平和圆润,阴柔之美
婀娜多姿,体态窕窈
艳而不俗,秀而尤清
字体秀美飞动
书法秀有骨力
风格秀逸多姿
字迹娟秀清丽
舒展如群鹤翔翅
得华贵于古厚之中
寓清秀于风月之间
意气灵和,开明丽清雅一路
不知者以为软媚,深知者以为骨峻
与《礼器》、《乙瑛》秀逸并称,为汉碑至宝。
附参考文献:
西泠印社出版社:曹全碑
上海书画出版社:曹全碑
上海古籍出版社:《旧拓魏志五种》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汉隶《曹全碑》》读后感_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