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沙漠还是绿洲》读后感600字
给多几个视角看香港,挺好的一本闲书。
中秋漫步在香港街头,大约十年前也是在香港,我们误入别人家的小区,陪着孩子玩了一把游戏,莫名其妙的收获了一些小纪念品,这次也带了同样大小的孩子,却对花灯,灯谜游戏统统不感兴趣,只想着回去游泳。或者是大人的影响吧,我们从孩子身上看自己的变化。
香港是很中国的地区,楼下下棋聊天的大爷,清晨舞剑广场舞的大妈,让你分不清广州还是香港。街边的粉面鱼丸和锅贴鸡翅等,也大同小异。
但香港有其自由,独特,和分层。言论和网络比大陆自由,开口可以用英语和粤语对话的独特,住宅以尺计价且小而又小的户型,还有一百多万化为贫困人口的居民。
我们在郊野公园徒步,遇到的多是讲英语的,不分肤色。与公交司机问路,却只能是粤语。而商场则全是普通话流利的售货员。我希望知道的是那些住天桥底下的人,住山脚棚屋里的人,他们讲什么呢?清晨七点我路跑,一个天桥下的常住人只穿着短裤,愣愣的望着水面,异常的沉默感。
五星级酒店里讲英语的,日语的,印度语的,粤语的,还有喧嚣的普通话。
正如书里所说,近墨者黑易,近朱者赤难。
更喜欢金庸了,或者应该把六七十年代的政治文章都找出来,看看一个深刻理解中国历史,熟悉中国民心的,其他宗主国统治下的文人,如何评论自己的民族动荡。
不需要吃喝玩乐,街市就是街市的感觉。而台风山竹检验过的香港,遍地满山是残缺的树,海边一栋栋高楼却屹然不动,总有人文还是胜过自然的感觉。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香港:是沙漠还是绿洲》读后感_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