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杨绛传」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

杨绛传

作者:罗银胜

2016年5月25日,杨绛先生去世,享年105岁。 本书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杨绛的百年人生,包括童年成长、家庭变迁、求学历程,以及同钱钟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尽现其博学、睿智、宽容、韧性的纯德名媛风范。杨绛是一个从容优雅的精神贵族,她对抗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的态度,堪称生命的正能量;她经尽人生起起落落,依然平静、充实、恬淡、知足又不卑不亢地生活着,她的传记值得所有人静下心来一读。 作者罗银胜在阅览了大量杨先生口述的一手资料后,用丰富翔实的细节,刻画了杨绛形象的各个方面:与钱锺书志同道合的“书虫”和“隐士”,技艺精湛的文坛宿将,慈爱包容的贤妻良母,随分自持的智者……生动呈现先生一百多年的人生轨迹。书稿呈杨绛先生亲自审阅。周国平、黎戈推荐。浓缩杨绛先生一生的智慧精华,给心灵迷失的当代人无尽启示。了解时代精神标杆杨绛,这一本足够。

「杨绛传」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每看完一本传记,就感觉随着人物的一生走了一遍,合上书以后感觉这么伟大的一生,就此结束了。从出生到去世,一生有那么长,经历有那么多,每位作者也只能用几百页的书,几十万的字去过一遍人物的生平,显然是道不尽、说不完的。而我这寥寥数语的书评,也更加浅薄。

杨绛,被尊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先生”的女性。从出生到去世,她跨越了一个多世纪,105年的岁月她坚强、坦然的走了过来。她生于乱世,自始至终怀有一颗与世无争的心。她尝尽人生百味,始终明媚从容。我们喜欢杨绛先生,喜欢她的智慧、淡薄、荣辱不惊。我们称她一生很“传奇”,而她认为“没有虚度此生”而已。她一生博学、谦逊、低调、善良、豁达、博爱,一生从容优雅,宠辱不惊。崇高的精神境界、淡泊谦逊的人生态度、孜孜不倦的学术追求,都让我们感到由衷地敬佩。

之前看《林徽因传》的时候羡慕林徽因与梁思成的婚姻。如今,读完《杨绛传》,也羡慕杨绛与钱锺书的婚姻。相识于清华园,他说:我没有订婚。她说:我也没有男朋友。从此两人相伴一生,携手度过了六十多年的岁月。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大事面前的选择也相同。二人嗜书如命,各有成就,著作无数。一起度过了许多劫难,在困难中也能相互扶持。虽然杨绛在文学领域,有自己的诸多成就。但是在生活中,杨绛始终把钱锺书的事情放在第一位,自己的事情自觉靠后。从结婚伊始,到生命尽头,杨绛一直照顾着钱钟书。钱钟书可以全身心投入学术研究,因为他知道杨绛永远是坚强的后盾。

爱女与爱人先后离世,留杨绛一人在这人世间,她没有一蹶不振,没有歇斯底里。钱钟书走后,杨绛说:“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可是我压根不能逃,我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这位老人,将所有的苦痛化为斗志,整理了钱锺书生前所有的笔记,而这些笔记的工作量巨大,竟有7万多页。这使得即使钱锺书去世,但仍有他的作品出版。她以最好的方式怀念着逝去的丈夫,也正是因为她的整理,使我们有了这样一些宝贵的资源。晚年她还写了众多书,例如回忆《我们仨》,例如《洗澡后记》。

2016年5月25日,杨绛平静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们仨终于团聚了,这样就好。

「杨绛传」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以八卦串门的心态对一代鸿儒大师的家庭有了粗浅了解,历目先生的一生和普通人家的经历毫无二别,经历了年少待嫁的纯真、青春热血的炽热、米面夫妻的恬淡、遇困斩棘的同心、夫女离逝的悲痛等人生的五陈杂味。一生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文化大革命等重大历史节,风风雨雨的一个世纪里,杨先生以其乐观的生活态度、坚毅的精神品格,默默守护着我们仨的精神世界,面对人生无常,面对艰难险阻,泰然自若,风雨不改做人原则。一生求真、低调、热忱、豁达,尤其是做人的诚实让读者击掌点赞。在钱先生去世后的一次书籍出版会议上,当主持人介绍钱先生是牛津大学文学副博士时,杨先生立即纠正为学士学位,可见先生实事求是的治学作风不仅仅体现在学术中,更内化为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如吃饭睡觉一样的生理需求。骨子里的诚实,放在人浮于事的世情人情来说,先生犹如她喜欢的角色堂吉柯德一般,不够聪敏、不够顺变,殊不知她早已明白,“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小说中一些虚假人物的真实环节要删去,因为当看到的虚假人物再次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辩解时更让她感到人性恶厌。”,杨先生的高贵品格让大家看到那个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真正的、无诈伪的、不诬妄的状貌。同样,钱先生的治学态度更是让人心之向学,钱老从不说自己是开宗立派之人、一生从未收过弟子、从未号召过大家学习研究他的学说,因为严肃认真的研究不用号召的,正如我若盛开,蝴蝶自来。一生谦逊、较真,学贯中西,被称为“书痴”“书虫”,而这份自由可贵的精神更是杨先生在当初门第不对等背景下毅然愿嫁钱老的主要原因,杨先生更懂得婚姻需要理解,当相互理解深理解透,才会毫无保留呵护两颗独立而自由的灵魂不被浮世所左右,也才有“两三百年出一个”钱钟书的历史成就,她也因此成为钱老心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一个多世纪里两颗自由高贵的灵魂相知相守、不离不弃、安贫乐道、淡泊名利,耗尽毕生精力专注治学,两位大家不仅在当时开了花,而且替后世伏了根,足以供我们后辈一生追求学习。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杨绛传」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