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身心灵导师带来的36堂灵性觉醒课》读后感_2900字

《身心灵导师带来的36堂灵性觉醒课》读后感2900字

人类肉体所有的一切像匆匆逝去的水流,人的内在灵魂也只是黄粱一梦,我们都是生命的匆匆过客,所有的好名声在我们死后都终将湮灭。 既然如此人需要什么信念上的引导呢?这本书一共介绍了十位心灵导师。
(一)奥修1931年12月11日出生于印度,是20世纪最具知名度的灵性大师之一。奥修与甘地、尼赫鲁、佛陀等并列为改变印度命运的十位人物之一。 奥修的观点:
1.比较是最大的疾病,它就像癌细胞一样摧毁着你的灵魂。如果你和某方面比你强的人比较,你就会变得自卑和痛苦;如果你和某方面比你差的人比较,你就会变得非常自傲。柔弱想要成为坚强,好让柔弱隐藏在坚强之中;是自卑想要成为高傲,好让自卑掩盖在高傲之中;是无知想要成为广博,好让无知能够湮没在知识之中。 耶稣就强调说:“除非你像一个小孩,否则你将无法进入我神的王国。”。“像一个小孩”究竟意味着什么呢?首先,小孩对于任何事情,他们都会全身心地投入,从来不会干着这件事却想着那件事。举个例子,假如一个小孩在海边捡贝壳,那么他所顾虑的就只是海滩和贝壳,其他的一切对他而言都好像不存在,他会完全地投入到捡贝壳这件事中。这种全然投入的品质是成为“像一个小孩”的基本要素之一。 其次,小孩是单纯的。他们从来不会仰仗知识来做事,而是以一种不知道的状态来运作。他们唯一会做的就是遵从自己内心。
2.工作是一个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却迷失于工作中,过分看重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其实工作的价值只在于生产出够每一个人用的物质层面的东西,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头脑中产生了致富的贪婪念头,无休止的欲望让他们忘记了这样一个道理:“你的钱越多,钱的价值就会越少。” 当你拥有的财富数量超出某一个限度之后,金钱就会丧失所有的价值,成为一组增长的数字。
3. 学会单独生活 :这并不是说我们一生都要单独生活,而是说我们首先要学会单独生活,然后再找一个伴侣,那么两个人的关系将会处于一种完全不同的层面。你们能够在相处中把空间留给对方,不干涉对方的个体性,努力不变成对方的负担。 双方会建立一种彼此间的相互归属感,明白有些事情是一个人无法完成的,必须两个人在一起心灵相通、彼此默契才能够做成事,渐渐的形成相依相伴共同成长的健康婚姻关系。
4.灵性成长和物质进步:灵性的成长和物质的进步是可以一起进行。有些人只选择物质的成长,只有物质的进步是没有意义的,它无法引导你到任何地方,只会让你遭受深深的挫折,最终进入无意义的生活。物质无法给你和平,无法给你宁静,无法使你找到真理,当生命到了尽头,你的两手还是空的,你的整个人生只不过是一个沙漠。
(二)克里希那穆提,20世纪最杰出的心灵导师1895年生于印度。他的观点是:
1.知识与智慧的区别:很多人会错把知识当做智慧,其实,智慧和知识相差甚远。智慧源自对内部的探求,是一种自我了解;而知识则是仰赖于外在,你即便研读了世界上所有的书籍,得到的也只是书中的知识,而非智慧。知识是人类对有限认识的理解与掌握,智慧是一种悟,是对无限和永恒的理解和推论。
2.孤独与空寂:孤独是一种完全与外界切断,没有明显理由而突然非常害怕的感觉。如果你的心中感觉什么都无法依赖,没有任何一种分心的方法能解除你这种自我封闭式的空虚,你就明白什么叫恐惧,这就是孤独。而空寂是完全不同的,空寂是一种解脱的境界,只有当你经过孤独,并且明白孤独是什么以后,空寂才会来到。空寂是一种在心理上不再依赖任何人的境界,只有在这个时刻,你的心才是完全独立的,也只有这种心智才具有创造力。
2.自由与爱并存:自由并不仅仅是你能做你自己喜欢的事,或者是挣脱外界的束缚。自由需要爱,有爱才能有自由。爱是不要求回报的,如果我爱你仅仅是因为你爱我,那么这并不是爱,只是一种交易,是一种能够被买卖的东西。心中的良善会产生爱,善意往往能带来良性的关系互动,好的品质,幸福的生活。 良善意味着美、意味着神圣,要想变得良善,我们必须首先清楚地理解良善一词。如果你在心中存有善意,那么无论你做什么你的关系、你的行为以及你思考的方式,等等都是恰当的。 良善的本质其实是一颗没有冲突的心,一个真正善良的人,一定会为他的生命负起全责。
2.要与所有生命建立关系 让我们尊重所有生灵,与自然界中实实在在的花草树木、雄伟的山脉、奔腾的河流建立起一种长期的、深厚的、真挚的联系。然而许多人对别人的尊重其实都是被恐惧所控制着的,当你遇到你的长辈,你会恭敬地问好,这并不是尊重,而是一种恐惧。如果你的心中真的存在着对生命的尊重,你就不会随意地扯下花朵,你就会把石头从路中央移开。但是大多数人,无论他们年长或年轻,他们的心中都没有对生命的尊重,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明白什么是爱,什么是纯然的爱。
(三)马可·奥勒留(121年4月26日~180年3月17日),全名为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奥古斯都。拥有恺撒称号的他是罗马帝国五贤帝时代最后一个皇帝,在位时间为161年~180。
他说:偌大的一个地球,也只不过是宇宙间的一个小点,而蜗居于其中的你,何其渺小,你所拥有的东西实在是不值一提,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值得追求呢? 如何生活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看法。因为外在事物与心灵毫不相干 ,对于生活中的各种痛苦,我们应利用它。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常常有幸福的感觉,纷繁芜杂的世界才会变得鲜活、温馨和动人。
(四)埃克哈特·托利生于德国,从伦敦大学毕业后,他在剑桥大学担任研究员和导师。
(五)尼尔·唐纳德·沃尔什曾是电台主播、报社记者和主编。他在人生最低潮期写了一封愤怒信给神,没想到这信竟得到了回答,就是这本名为《与神对话》。
(六)拜伦·凯蒂是美国最著名的心灵导师,享誉世界的心灵书籍畅销作家,“一念之转”理论的创始人。
(七)露易丝·海,美国最负盛名的心理治疗专家、杰出的心灵导师、著名作家和演讲家。被媒体称之为最接近“圣人”的人。
(八)狄巴克·乔布拉是主张身心调和、心灵意志主导一切的医学博士。他运用古印度的智慧来解决现代文明的疑难杂症。他是无数世界政商与好莱坞名人的心灵导师。
(九)国际第一禅宗大德一行禅师,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大师、宗教界精神领袖、伟大的心灵导师、当今社会最具宗教影响力的僧人之一,以禅师、诗人、人道主义者闻名。一行禅师己用越南语、英语和法语写过八十多本书,其中包括《活得安详》、《太阳我的心》、《行禅指南》、《正念的奇迹》、《般若之心》、《佛之心法》、《生命的转化与疗救》、《当下一刻、美妙一刻》等等。
他认为:禅定的第一阶段是让自己平静下来,内心不再散乱,你的心就能聚焦到一点上,这样,你就为开始深入观察了。
禅定的第二个阶段:深入观察自己。当我们开始修习正念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停止生死轮回,停止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的多生多劫的痛苦和混乱的恶性循环。 让我们在痛苦中解脱,能够帮助我们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安详与喜悦。如果 仅仅是修习身体姿势的正念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对自己的一呼一吸、每一瞬间的移动、每一丝意念、每一种感觉,以及每一件与我们相关的事物有所觉知。
这本书只是大致列举了这几位灵魂导师,如果想更深入的了解每位导师还需要找出他们的代表作细细阅读。它更像是一本导读让我们根据书中提到的内容找到那位属于自己的心灵导师。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身心灵导师带来的36堂灵性觉醒课》读后感_29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