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丁堡笔记》读后感1200字
上个周五,在我试图迅速穿过商场底商赶去上课的时候,突然听到一个站在手账铺门口的店员小哥羞怯地和我打了个招呼,他好像在说,请问您要不要给您的护照穿一件苏格兰毛呢大衣。我以为自己听错了,虽然当时我在赶时间,但还是很礼貌地让他重复一遍,他指了指手里拿的墨绿色针织本套,说看一看也无妨,因为和我的服装非常相配。我告知对方今天不便细看,似乎很搪塞地说了一句下次会来。
不知为何,在这整整一周的时间里,那句话一直在我的脑子里盘旋,这个素昧平生的人,为什么知道我有护照并且喜欢护照封套,他为什么觉得苏格兰呢子风格会是我的喜爱。我等待了一周时间,竟然像赴约那样,借助了每周仅一次的去往那附近工作的机会,特意走进那家店铺给我的护照挑选大衣。
其实店里的各式盲盒,花边胶带,手绘铅笔都是我的所爱,只是由于那个本子,我似乎忽略了它们的存在。店员小哥一点都没感到意外,他说知道我会信守约定,至少来看看的。他耐心地给我从库房拿出全新未开封的纸箱,在手账本或者说护照套的外层,还有一个异常精美的印花盒子,上面写着一句话:A stylish British notebook is elaborated with Harris Tweed from Scotland.也许这个材质的真伪对我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了,我愿意付出一顿像样餐品的费用,支付这个价值三位数的小小本子。
结账的小姐姐告诉我,如果送给朋友当礼物,这会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但是那位小哥很执着,蜜汁自信地特别加了一句,那是客人自己要用的,冬天用很温暖的!
那一刻我忽然被刺了一下,也行这世界上最荒凉的事情,不是没有人送给自己礼物,而是自己送给自己礼物吧。也许比这更荒凉的,是有些人还会一直留着一些没有送出的礼物,幻想有朝一日那些旧物还能come in handy吧。其实他在给我把这个本子当礼物一样包装起来的时候,他或许可以猜到,这只是我众多手账本的一员,不是及其痴迷这些小物的人,很难会欣赏这种并非实用的风格。但他应该不知道,我可以在春天给护照穿上中国丝绸,在夏天给护照更换日式雨衣,在秋天为它装扮法式路易威登帆布,而唯有在冬天,the big cloth和我永远向前憧憬的心更相配。
我并没有见识过冬天的爱丁堡,但因为那一句,您要不要给您的护照穿一件苏格兰毛呢大衣,我重新想起了这本书,想起之前在新闻照片里见识过的大雪中的苏格兰高地。我一直记得书中说,苏格兰方言里抱怨冬季寒风的说法极其丰富。“刺骨”、“阴沉”、“蜷缩”、“萎靡”是其中最常用的字眼,让人一听到就禁不住哆嗦。
重新阅读这些文字,在苏格兰手账本里插上几个诸如cauldhame,blaw-weary等等我不曾使用过的词汇,我想,此刻我并不感到寒冷,甚至可以说,我竟然终于可以停止——那种傻乎乎地强迫自己去感受温暖的行为。我的身上有羊毛围巾,呢子大衣,格纹长裙,及踝短靴,而那本可以让我有合法出门证的小本子,也拥有了它在冬日里最好的装扮。
谁说没有人送给我冬日礼物,史蒂文森先生的这些文字,足以让我有重温的惊喜。谁说我的新手账只是简单的自用品,我的passport,也收到了一份特别的冬日礼物!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爱丁堡笔记》读后感_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