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谈:日本动漫中的传统妖怪》读后感800字
作者选取了日本妖怪文化的一个侧面作为切入点,文中所提的动漫近一半是看过的,因为还看过梦枕貘和京极夏彦之类的小说,所提的妖怪几乎都见过。
日本妖怪与国产妖怪大抵有三大不同,一是,怨灵颇多,大半妖怪都有悲惨的过去,郁郁地有所求,但大量的怨灵又并非恶灵,而国产的妖怪中大半就是生下来便快活的吃人的,另一半则是被生活逼成的恶鬼,也是要吃人的。日本的怨灵多是残念造成的,没有那么凶恶,就常有犯罪中止的情况,甚至有些仅仅是带着遗憾死去,便就还能有神格,比如菅原道真。值得同情和善恶转化的部分,其实是妖怪文化对现世的反映,是对愁苦中产生的恶念的理解和接纳。二是,设定固定,有半成体系的规定,河童的盘子,变身的狸猫,雪女的请求等等,场景,能力,弱点都相对更为清晰,国产的妖怪除了狐狸精有个狐媚的设定,其他妖怪就较为随心所欲了。成体系的内容是发育的更为成熟的文化组分,也因此日本妖怪文化的生命力是更强的。有了设定就成为了固定的要素,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成块的纳入到新的文学作品中,并在新的场景中,对旧的设定有所创新,火影里九尾,狐仙大人里的天狐,犬夜叉里的七宝,都是狐,但是不同种的狐,就有不同的设定,放到不同的环境下,开出不同的花来。三是,物化的妖,国产妖怪最差也是动植物修炼而成,再者就是奇石美玉,可是没听说金子修炼成精的,也没听过柜子闹妖的,但日本的妖怪中有相当的部分是日常用品成精,雨伞,木屐,扫帚之类的经年旧物因为不被使用了而郁郁成精,这既是日本物哀思想的一部分,也是日本万物皆有灵思想的延续,日本那八百万的神是谁也无法匹敌。
日本妖怪文化这样的话题是非常有趣的,不过这本书嘛,读起来是很轻松的,但动漫这个面窄了些,何况作者也无意把妖怪动漫做更系统的评述和分析,读读尚可,但不要指望有太多收获。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怪谈:日本动漫中的传统妖怪》读后感_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