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读后感1900字
转自书友:《摆渡人》带给我的感受太多,感觉能映射出很多东西。
一、作为那么多亡灵的摆渡人,崔斯坦却对自己的命运无法选择。
这一点让我也很感动,但也充满着惋惜。崔斯坦的使命就是引导来到荒原的亡灵去到另一个地方,这中间会经历好多次魔鬼的袭击,每一次与魔鬼相遇都是生死搏斗,那些亡灵只要一次通过就好了,可是崔斯坦在送完一个人的时候必须又去送另一个人,就这样在荒原上往复循环,一次又一次地与魔鬼交锋,他甚至都不知道荒原以外的地方是什么样,他也无法去到别的地方。
面对每一个灵魂的时候,他都呈现出不同的样子,起不一样的名字,他不知道自己遇到下一个灵魂会是什么样子,他的存在,就是因为有这些灵魂的需要。崔斯坦永远作为一个被需要者,灵魂需要什么他就是什么,他根本无法决定自己的样子。不禁想到,崔斯坦难道没有自己的需求吗?他有需要的时候谁来帮他呢,谁又是他的摆渡人?崔斯坦给我的感觉就好像一个无名英雄,孤独而勇敢,默默完成一个又一个使命。
二、“每个人都要穿过自己的荒原”
崔斯坦面对迪伦的提问,对她说“他位于两个世界的中间,你必须要穿过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荒原。”
那么我们的“荒原”是什么?我想应该是成长过程中的一段,我们必须穿过它,孤独无依,充斥着各种绊脚的藤蔓、沼泽、泥潭、陡峭的山,它们无时无刻不再消磨我们的耐心和勇气,坚持坚持就可以抵达每一站的安全屋,最终去到想去的地方。这其间困难重重,需要足够的坚持以及忍耐,一步一步,总会抵达安全的彼岸,最终也会觉得不虚此行吧。
三、很多时候,心境决定格局
“大多数情况下,一些灵魂发现自己现在不过是孤魂野鬼,自家已经身遭不测,他们就会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无法自拔,自伤自怜,对这趟跨越阴阳的旅程再提不起半分兴趣。”可是虽斯坦发现,迪伦不同于其他灵魂,她平静地接受了现实,并且在努力地跟随崔斯坦的脚步,穿梭在这片无法预测的荒原上。迪伦尽管遇到了太多困难,可她依然通过了。正是她的心境让她能够接受现实并且走好当下该走的路。自伤自怜的灵魂自然无法坚持下去,他们自己消沉的意志就把自己吓倒了。“不是这个地方不让他们走,而是这些灵魂自己束缚住了自己。”自我束缚的绳索是什么呢?绝望,恐惧拧成一股绳,把自己圈在这根绳的里面,格局自然减小了很多,路自然也走不长了。
四、我们不知道一程风景如何,能做的便是尽自己所能走好眼下的路。
在荒原上走一步,其实都不知道接下来会遇到什么,当然更不确定穿过荒原是不是真的就是天堂,或许是地狱呢?谁也不知道啊。做出了选择,难道就能确定这个选择一定正确吗?生活总是让人意想不到,有时候打败我们的,往往是对未知的恐惧,但是尽力完成眼下自己该做的,就算结果不完美,也一定不会太差。在不知道接下来会遇到什么风景的时候,就尽情享受此刻吧。
五、关于死亡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第一次开始真正的思考死亡。透过死亡,我们能看到什么?前不久上映的电影《寻梦幻游记》,里面提到真正的死亡,不是身体上的死亡,而是被遗忘。在《摆渡人》里,灵魂的死亡,才是真正的死亡。活着的时候,灵魂由身体保护,死了以后丧失了身体,灵魂就会变得很脆弱,一旦灵魂死亡,就意味着真正的死亡。失去灵魂的身体不过是一副皮囊,当然,灵魂也必须依存于身体。不禁想到“有的人死了,可他还活着,有的人还活着,可他以及死了”,我想是一样的道理吧。
六、迪伦和崔斯坦的感情线。
我很感动。崔斯坦作为迪伦的灵魂摆渡人,一路保护死去的人,他的使命就是陪死去的人走过在荒原的这一程,然而就好像是天意一般,他成为了迪伦的引导者,同样的他也只能陪迪伦走这一程。这一路,他们遇到了无数的恶魔,遇到恶魔的时候崔斯坦总是会握住迪伦的手,然后一起与魔鬼抗争,幸好他们每次都抵达安全屋,每一次快要被恶魔吞噬的时候,都是对方给了自己存活下去的信念。就这样一路上经历了那么多,互相了解之后,他们爱上了彼此。
这就好像一对恋人,恋爱过程不会一直顺利,可是每次遇到困难都能携手并进,共同克服,在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之后,感情也从最初的青涩到后来的深爱。是什么让他们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坚持下来的,我想大概就是爱吧。
尤其最后迪伦决定从那个安逸的地方回到荒原寻找崔斯坦的时候,那就意味着她将再一次面对那些可怕的魔鬼,而且孤身一人的她都不知道是否能顺利通过,可她毅然决然推开那扇大门的时候,我真的热泪盈眶,因为感受到了那股爱的力量,是什么给了她那么大的勇气,是爱。
幸好,她终于还是和崔斯坦相遇了,尽管眼前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和焦虑,可是有彼此相爱的人随行,真的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摆渡人》读后感_1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