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西文明的对照(精装珍藏版)》读后感_800字

《中西文明的对照(精装珍藏版)》读后感800字

是偏学术的一本书了。赶紧拿出小本本做笔记...
『上古时期』
中国选择了定居的农业生活,而欧洲的古代人民则是不断的征服和扩张。以希腊文明为代表的这一战斗群侵略、掠夺的特色,也许就是欧洲人能够发展为今日文明的主要原因。
『中西思想的分野』
中国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伦理学的范畴,关心秩序,追求和谐于宇宙之中。而西方思维偏向于超越自然和人心的理性,寻找知识以及建立求知的方法学。
『在中古时代的文化重整』
中国在唐宋时期的文化表现为多元和活泼,而欧洲在罗马帝国时期,以教宗为主的文化下,走向了僵化和独断。
『历史转折』
在宋代,中国士人开始发展一套完整的儒家理论体系,主要要求是保持伦理的实践,维持良好的秩序。 朱子学成为正统,儒家思想走向僵化。而欧洲则在思想、经济、社会各个方面进行了改革的挣扎,摆脱宗教专权和封建制度。
『中国的封闭与西方的开放』
中国在宋、明、清三个时期,越来越固步自封,而西方则开始它的征服美洲之路。尽管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丑恶的一面,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正是对美洲财富和非洲人口的掠夺贩卖,使西方完成了它工业化的资本积累。同时,在摆脱了罗马帝国的霸权体制后,西方也呈现了民族国家的列国状态。
『结论』
1.欧洲内部长期的种族群立,却保持了文化的多样性。中国的大一统,相对保持了内部稳定,老百姓能够有比较长期的和平日子,然而也缺少了活跃的弹性。嗯这个特点和两个地区人民性格也很像了。
2.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中国即使在国家分裂时,经济上的依赖,也能创造重新统一的机缘(分久必合)。而对于欧洲,海运为主的经济交换和庄园经济,使得内部联系较弱,没有形成大的贸易网络。
3.中国的“天下国家”体制(以皇帝制度和文官相配合的一种政治结构,管理制度和理论强大)+市场性农业经济网络,基本是中国历史上主要朝代的特征。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中西文明的对照(精装珍藏版)》读后感_8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