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人间失格」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

人间失格

作者:太宰治

这是太宰治生平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最重要的作品。全书由作者的序言、后记,以及主角大庭叶藏的三个手札组成,描写主角从青少年到中年,为了逃避现实而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酗酒、自杀、用药物麻痹自己,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苦闷,以及渴望被爱的情愫……借由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一生与思想刻画其中,这部小说一直被认定为他的自传性作品,并且藉此提出身为人最真切的痛苦问题,从滞涩的行文中更可体会其内心深切的苦楚,完成本篇作品之后,太宰治终归还是选择了投水的方式,为自己划下最后的句点。

「人间失格」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我不喜欢太宰治,真的是不喜欢,可以说是讨厌,如果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唯恐避之不及。那么,我奉劝你们也应一样,遇到这样的人,躲着走吧。惹不起,躲得起,尤其是女性。我仅仅读了他的一本小说《人间失格》,而这本小说实际上是他的自传,也就是说,书里的主人公就是他本人的真实写照。在我看来,这样的人是可怕的,可憎的。跟他在一起,他就像一个无尽的黑洞,不断地吞噬你所有的光和热,让你一点一点地黯淡,消耗殆尽,最终消亡在他的黑洞里。在我看来,他疑神疑鬼,无病呻吟,很多时候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情。他外表长得不赖,加上一点神经病似的忧郁气质,很容易引起女性的怜爱。他三番五次邀请女人和他一起赴死,这些女人们如飞蛾扑火,前赴后继。1930年,他邀请酒吧女田边和他一起自杀,最终导致田边死,而他反悔。可怜的田边,在他穷困潦倒之际,收留他,供养他,而他却不断地给她洗脑,劝说她一起自杀!1937年,他邀初代一起服药,被人发觉,自杀未遂。1948年,他不堪肺病折磨,邀请他的女读者山崎富荣和他一起投水自尽。你死就死,为什么还诱导一个个年轻健康的生命和你一起赴死?极其自私和变态!这是我对太宰治极其不齿的地方!然而更让我心惊的是,当我看完此书,到网上一搜书评,一片附和之声,很多人说,此书是他们内心的真实写照!这个社会是病得不轻啊,有这么多精神不正常的人!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故意附风弄雅,以显示自己高逼格的文艺范,如此还好办。倘若内心真是这样一种思想,那你真的有病,不要在网上呻吟了,赶紧去精神病院看病吧。若如不抓紧治疗,结局怎样,想必你已知道,书的末尾已提示。古话一句“尽信书不如无书”,但凡阅读一本书,我们不是要照单全收这本书的内容,哪怕它是名家名作,我们应该是批判地阅读,批判地吸收,接收其好的方面,同时点评它的局限性。对于太宰治的这本书,我建议青年朋友们,批判地阅读,而不是搞盲目的个人崇拜,尽管此书在日本文学史上举重若轻。整本书其实就是详尽地描述了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诞生和灭亡。批判性地去阅读,批判性地去对照和审视自己的心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不是盲目地给自己脸上贴金。

「人间失格」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n久前看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和《斜阳》,当时看的时候总是惊叹于太宰治对人性细致入微的描写与观察,觉得他看世界的角度真的很特别也比较消极,但消极的同时那么深刻的反映出人性的阴暗面。

读的时候看了一些人的书评,有的人说,读完整本书一脸懵逼,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觉得太宰治是个可怜虫,敏感又消极且懦弱。但其实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环境塑造了太宰治吧,太宰治的童年生活在父母死气沉沉的管教之中和日本当时比较内啥的社会背景之中,从小就缺少爱的他过早的看透人间烟火,所以从他的描写中,总能看到他对人性阴暗面深入的解读。后来还看到一个人说,能读懂太宰治的人,想必也是一个不幸的人。对吧,如果不是和太宰治身处同样的环境或者说换位思考用他的角度来对周围的一切进行思考的人,是不能完全读懂他的。后来我也常常试着用太宰治的视角去对很多事做出解读,但也告诉自己人具有多面性,不能单纯从阴暗面去解读,也得乐观点,否则很容易陷入太宰治式的困境中。

在评论区看到一个人说,太宰治对人性的解读如此阴暗,兴许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其实,我觉得,恰恰相反,太宰治可能是因为太善良了,才会那么容易受伤,“胆小鬼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时还被幸福所伤。”太宰治曾经这么说过,我总是觉得,是因为他的心灵太过单纯与敏感了,所以,他才会那么敏锐地察觉到这些东西。但书里也有很多描写人性美好的地方啊,可见,他对世界的看法也不是那么消极的啦,他只是在剖析部分人,并没有一概而全。他对人性的美好,其实还是可以感知到并在书中体现出来的,我觉得评论区那条评论,也太过片面了。

还是很感谢太宰治给我带来的独特感受。

我为太宰治欢呼,他太棒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人间失格」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