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批判性思维(原书第10版)》读后感_1200字

《批判性思维(原书第10版)》读后感1200字

发现这本书,如同找到了一件久寻不遇的一件宝贝,内心激动不已。
工作20多年来,常常困惑于一个问题:为什么周围有些西方的同事那么善于表达?他们要么能用短短几句话,把一个问题表述得很清楚;要么能用平和的语言,鲜明地表达的不同观点,并让人觉得很有道理;要么能在听了一个presentation之后,迅速提出切中肯綮的问题……很多亚洲同事对此也都颇有同感,他们大都把这归结为语言的优势和洋人的自信。一些made in China的同事更是不免愤愤然,为自己雄厚的数学实力和突出的勤奋叫屈。但是后来我慢慢发现:语言和自信固然有之,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西方人在学校里都接受过关于critical thinking的专门训练。
本书就是美国的一本大学教材,已获再版多次。面对本该20多年前就吃到的“食粮”,我的感觉是相见恨晚,如获至宝。忍不住买了好几本,送给身边需要的人。
概括来讲,本书教人在阅读别人的文章时,如何擦亮自己的眼睛;在自己写文章时,如何系紧逻辑的鞋带 。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具备基本的逻辑知识和推理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有效的判断。本书列举了常见的思维误区和偏见,举例分析了媒体、广告、政治宣传等如何利用人的思维误区达到影响受众的目的。
本书除了花大量笔墨在逻辑学概念和基础知识上,还涉及了语言和修辞、概率和统计、道德判断、法律推理和美学原则等方面的知识,因为这些都是建立批判性思维不可或缺的因素。
我在阅读本书的同时,对比阅读了《普通逻辑学教程》一书。后者谈到逻辑学的起源、演变以及与其它学科的关联。这令我了解到:一个人,无论他是想研究哲学、数学,还是想成为一个好的侦探或律师,抑或是想当一个优秀的辩手或电脑程序员,或者是想写出层次清晰的说理性文章,又或仅只是想成为一个有思维分辨力和“免疫力”的读者,逻辑学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不禁再次纳闷:为什么国内的大学没把逻辑学列为一门文理兼修的重要课程呢?(不知现在情况改变了没有。)
读完本书,给人的突出感觉是学会了质疑——不论遇到什么样的文章,听到谁说的话,都会生出一连串的问题:他是谁?想表达什么?他用了哪些论据?这些论据充分么?这样论证严密么?他所说的话都与主题相关么?他的话会对读者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所做出的反应理性么?……
我一惯喜欢工作中严谨、生活中活泼的人,本书的作者刚好属于这一类。看得出,作者在编写本书时,已是极尽生动幽默之能事,力图写得有趣些;怎奈这毕竟是个抽象的科目,阅读时还是需要读者奉献大量脑汁。我在读到最困难的一章时,几乎是在艰难地爬行,不得不穿插一本梁文道的《我读》,算是“课间休息”。这也愈发让我体会到:什么是给人knowledge的书,什么是只给人information的书。前者可以form you,但是读起来难免辛苦;后者只是inform you,读起来如花园散步。
本书翻译的质量总体较好。相比英文版$160的价格,更显出中文版的魅力。[微笑]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批判性思维(原书第10版)》读后感_12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