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成功的失败者:张学良传」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

成功的失败者:张学良传

作者:王充闾

本书以他与父亲张作霖、前妻于凤至、妻子赵一荻等三个亲人,周恩来、郭松龄、宋美龄、蒋士云等四个朋友以及蒋介石、溥仪这两个当事人交往的故事为线索,梳理出其荣辱交叠、波澜起伏的人生经历,展现其复杂的性格,并对他在“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等事件中的行为和心态做出精辟深邃的辨析。这部张学良传记,用的是折扇式的叙述方式、专题化的写作策略,读起来清新爽利,避免了一般传记叙述时容易重复、拖沓的弊病。王充闾是张学良的同乡,多年来,对张学良平生行迹深思默察,体悟精深。历史文化散文写作领域有“南余北王”的并称,其中,“南”指余秋雨,“北”指王充闾。

「成功的失败者:张学良传」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张学良传历史文化散文领域有南余北王的并称。南是指余秋雨,北是指王充闾。王充闾,是我第一个知道的作家。是军人,但不愿为军阀。张学良“无情未必真豪杰”。可是,感情过于浓重,又会使豪杰难于自处。义搏云天,情甘义胆,英雄若无情,便不算是真英雄了!学良若无此纠结之事之情顾,便不会遗憾终生!无情未必真豪杰当真如是记忆与时间等长。一幕曲终人散的悲剧,使人心潮涌浪,久久不能去怀。在郭氏夫妇的家乡沈阳,在他们起事的沈山沿线,在整个辽沈大地,八十年来,人们一直在言说着这场充满传奇色彩的战事,忆念着郭松龄夫妇与张学良将军。张学良把周恩来当作知己一样的朋友,而把蒋介石当成了自己唯一的上级。28岁掌握东三省,手握重兵,拥有独立的条件,但是他还是选择了相信蒋,直到西安事变后他还是想给蒋这个领袖一个尊严。没想到的是,少帅一半的人生偏偏毁在了这个自己的上级身上。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落日西沉盼晚晴,黑云片起月难明。枕中不寐寻诗句,误把溪声当雨声。再回头写这个点评吧!因为太爱张学良了,所以再看这本书的时候,特意去了一次沈阳!有的人不理解我的行为,其实我不需要别人的理解呢,我觉得人嘛有个喜好挺好的,年轻人多出去走走也挺好的!还是那句话“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杨绛这次沈阳之行:大帅府-中街-故宫-东北大学-太原街-918-西塔-辽宁博物馆中间还去了几个学校。zzz������我想看的都看了,感受了张学良+清皇太极的一些故事~所以我觉得接下来的生活还是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短暂,做喜欢的事,过无悔的人生!

「成功的失败者:张学良传」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依然是大概两三年前拿起又放下的一本书,那时候在看《少帅》。从家回上海的火车上重新拿起嗑完了属于张学良的历史,坐长途火车的好处大概是可以旁若无人地戴着耳机躺着看书,读完书又重新看了一遍《少帅》。

在看《少帅》以前,我对张学良的了解只有“西安事变”;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张学良的了解止于“西安事变”,止于少帅的38岁。

关于历史,关于人物,关于历史人物的传记,都需要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去分析去评价。作为后人,其实很难有立场说“为什么不怎么样怎么样?如果怎么怎么样就不会这样”,用老话讲那也只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历史上的今天也是靠前人一步一步摸索走过来的。

“成功的男人需要女人,是为了活得更好;失败的男人需要女人,则是为了活下去。”想起来之前看过的很多作品都有表达过“女人是男人的创作源泉”,所以........没有女人,男人会怎样?

“人呀,失败成功不知道,了不起的人一样会有失败。我的一生是失败的。为什么?一事无成两鬓斑。”张学良晚年的时候曾对人这样讲。一个被囚禁了几十年的人,晚年时才重获自由,当讲出“一事无成两鬓斑”时心里苦我们又能懂多少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成功的失败者:张学良传」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