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我们不能停止不爱:杜拉斯传》读后感_1900字

《我们不能停止不爱:杜拉斯传》读后感1900字

杜拉斯无疑是写作天才,她的人格是分裂的,虽然她对自己的母亲爱恨交加,但她丰富的情感、力量、激情,不屈不挠的精神遗传了其母亲的基因。她喜欢探索痛苦中的黑暗领域,喜欢在生命的黑洞中获取隐秘的恩泽,喜欢那些带有毁灭色彩的词:死亡、灰烬、疼痛、疲惫、虚无、眼泪、恐惧、血液……恶之花,罪恶之花,痛苦之花,相传该花其色冷艳、其香浓远、其态诡俏、其格高幽、孤独地盛开在地狱边缘,美丽而沧桑,可迷惑众生。 “我是一朵花。我身体的各个部分都在阳光下爆裂,我的手指脱离了我的手掌,我的双腿脱离了我的肚子,直至我的发根,我的头颅。我感觉初生时的疲惫,终于降临于世的骄傲的疲惫。” 名字是人生接受的第一种命运,其次则是地点。玛格丽特·杜拉斯出生在越南。一个世纪前,在越南降临于世,长大成人。从出生到18岁,除几次短暂的旅程外,她都生活在那里。那里是她真正意义上的故土,一如她所说,“我,我曾有过森林,雨水,有过我的出发点。我的根在越南的土地上。” 浑浊的湄公河,如创世纪的水源,生命内外,一切由此滋生。贫穷与绝望,占据了她的童年与青春,屈辱、痛苦的记忆侵袭生命,并贯穿她日后的所有作品。 “我的一生都在耻辱中度过”,应该说,她在越南所经历的耻辱感,成为她不可驱逐的阴影。 在殖民地,玛格丽特·杜拉斯的身份很尴尬——她分明是白种人,地位却比不上一个有钱的本地人,尤其是父亲去世后,这种尴尬,更是无处不在。她曾被自己的同胞驱逐出贵族网球场;她曾目睹母亲被地籍管理员骗光全部积蓄,继而在苦难的折磨下带着整个家庭一步一步陷入疯狂;她曾在少女时代,穿着破旧的裙子,涂着鲜艳的口红,在轮渡上遇见第一个情人……如此,在后来的写作中,回忆便成了她的线索、道路,一遍一遍带她重返那片茫茫泽国。一切的故事,都是从那个源头而来。摇摇欲坠的灯光,不断倾泻在棕榈树上的雨水,酷热的凝重的金属一般的时间,软糯而黏稠的安南话,幽深的热带森林,黑豹与爬虫出没的沙滩,被太平洋冲毁的堤坝……以及,对小哥哥的爱。 写作与爱情是玛格丽特·杜拉斯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两件事情。爱情有无限可能,却始终不能成为生命中最大的自由。于是她用文本重新构造世界,构造无数的生命。她把故事写在纸上,写在图像上,写在声音里……写,不停地写,与酒精一起,与情欲一起,只有写作,才能让内心的暴力找到宣泄的缺口。 她爱小哥哥,那样的禁忌之爱,不伦之爱,是一曲绵长的挽歌,带着无尽的庄严与哀荣。她爱他,爱带着他影子的男性。从15岁半遇见的中国情人开始,她就在用一种特别的方式,索取那种爱,像暴烈地填补某种饥饿一样。 “迷恋是一种吞食。”她说。在她的世界里,迷恋带着饥饿的色泽,是一个女性而孤独的词。她将这个词从身体中抽离,并一寸一寸嵌入内心,与欲望融为一体。 即便是到了迟暮之年,她与小情人扬·安德烈亚在一起,那种索取欲,也依旧勇猛异常。写作,恋爱,只争朝夕。她飞扬跋扈,喜怒无常,专横得像一个女王,却又孱弱孤苦,深情柔软,像一个老孩子。对于爱情,她说:“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对于写作,她叫嚣着:“如果不写作,我就要屠杀全世界。”“作家令人难以忍受,他杀人,作恶。”“如果我不是一个作家,一定是一个妓女。”“写作,也是对鲜肉、屠杀、消耗力量的渴望。很盲目。”“作家,就是殡仪员,每天记录着死亡。” 对于世界,她更是时时刻刻都张开着弓矢,笔下的文字,冷寂凄迷,却杀气腾腾。她善于布阵,善于利用文本的沼泽,引诱读者深陷其中。然而,她也从不掩饰自己的缺陷,一个句子,一个故事,她讲了无数遍,依然喋喋不休。她把写作当成了与命运的对抗,并将其置于无上的位置,她坐拥文字王国,自信能够摧毁一切,包括自己,用来源于内心的欲望、野性、痛苦以及原始暴力。  好像有她说:“ 谁对我讲过,时间转瞬即逝,在一生最年轻的岁月、最可赞叹的年华,在这样的时候,那时间来去匆匆,有时会突然让你感到震惊,衰老的过程是冷酷无情的。”生命终将逝去,就像一朵花,终将在自己的芬芳中一片一片枯萎凋零,但花的香息将长存于记忆,生命的欲望与梦想,也将永垂不朽。 玛格丽特·杜拉斯,那个已经在墓穴中冰冷的名字,那个曾说着“18岁,我已经老了”的女人,那个常年生活在孤独与暴力之中的作家,她的作品来源于记忆与幻想,却远比生活更温热,更接近真实。 杜拉斯像熱焰即便长生不老,她也会被自己烧死,也会焚毁爱她的人,她的文学成就举世公认,但个人以为她的个性太可怕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我们不能停止不爱:杜拉斯传》读后感_19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