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张学良的政治生涯》读后感_700字

《张学良的政治生涯》读后感700字

这本书文笔不错,引证有据,但也还是有局限性。个人觉得,后世之所以出现那么多为张公子开脱的历史著作和评价定论,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西安事变。因为西安事变,少帅成了民族英雄,一白遮百丑。当然,张学良将军和杨虎城将军以及所有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贡献的人们的功绩是不容否认和抹杀的。张为西安事变付出了终身的代价,痛哉惜哉。但我所主张应予以反对的一种历史论调是,因其于双十二事变中的表现突出,而将他之前的所有作为,哪怕是一些很不堪的作为,都给予充分粉饰开脱的借口,甚至赋予其正面的意义。这就是有点瞎扯了,公允与否不论,起码的是非判断还是得有吧。
好似记得有一位史学家(大抵是高华?)讲过,说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不管是土匪军阀,只要最后走近来或曾走到一块儿,就有光明的前途。反之,不管是什么学者、大家,不认同不配合不合作,评价难免就要大打折扣。这或许是大陆史学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历史评判准则。在这个准则里,唯一的衡量尺度,所有的好坏善恶,所有的扬抑褒贬,可能都会需要以关系远近亲疏为准,即使是历史本相,而且这个本相已经为档案材料所证实,也得根据需要加以改变。
誉美自己所喜爱的人,是人的天性,只是这种天性,不好滥用在历史评价上。否则,历史学家,就变成了护犊子的封建家长,亦或是追星的少男少女。谁都知道,这种历史书写,对所有想要了解历史的人来说,都有如砒霜。
最后一点,虽然一直以来吾国吾民对汉卿深情款款,赞美有加。但他晚年却好似终未领情,宁愿客死万里之遥的火奴鲁鲁,也终未叶落归根,回到自己的父母之乡。不当揣测一下,其中最大的障碍,也可能是令伊最担心的,恰是这种铺天盖地的不虞之誉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张学良的政治生涯》读后感_7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