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偷窥社会学家的书桌》读后感_1400字

《偷窥社会学家的书桌》读后感1400字

社会是什么?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人们交往的产物,同时也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身处社会无形的大网之中,却没有人能用简洁的语言把它详细地描述出来,即使如先哲马克思一样看似简单地描绘出社会的含义,也只能“盲人摸象”(没有批评马克思的意思,本人其实特推崇马克思高屋建瓴的思维方式)式地说出了社会的几个重要特点,恐怕也不能够令所有人信服,这其实是一条经常被我们视而不见的铁律:越是看似简单的东西细细品味起来就越复杂、繁琐。比如作为人类,我若问:人类是什么?恐怕谁也不能给人类下一个准确又简洁的定义,下定义是需要智慧和勇气的,尤其是给人类这么复杂的生物,复杂的人类又创造了更为复杂的社会,所以给社会下定义的难度不亚于给人类自身下定义。然而,要了解社会学,便必须知道什么是社会,因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社会的各方各面。那该如何是好?连社会是什么都不清楚谈何了解社会学呢,不如退而求其次,先翻开书看看吧,也许对社会的含义就理解一二了。借用陶渊明的话来说:“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其实是一种寓学于乐的读书方式,好好读懂自己喜欢、能理解的地方就好了,对于一本书自有浅者识其浅,深者识其深。
       “社会学”一词(法语sociologie,英语sociology),是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源于拉丁语societas(意指社会),后半部分源于希腊文logos(意指科学),故依其名称之来源讲,社会学是关于社会的科学。社会学其实发展很晚,一般认为,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社会学,是于19世纪30年代由法国哲学家孔德创立的,如此算来也就170年左右,但是社会学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有一个流传比较广的故事可以说明一二:森林里的动物原来彼此都不熟悉,因此,它们想去一个花园里互相认识一下。当它们到达花园的时候,发现大象来得最晚。不过它来的时候,踏破围栏,撞破大门,让百兽为之震撼。如果把动物比作各学科,花园比作学术界,那么这头迟来的大象就是社会学。
       读社会学的书有什么用呢?其实无论是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生物学、天文学等各种学科,不是要以专业学习者的姿态学好其内容,而其处理问题的思维才是我们该认真学习的。那社会学的思维有何过人之处?当代社会学家郑也夫曾举过一个例子:什么是个体?这个概念对于每一个搞社会科学的人,乃至于每个社会生活中的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概念。螺丝钉是不是个体?在社会学家看来个体必须具有独特性,螺丝钉作为标准化、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千篇一律,没有任何独特性,自然称不上是个体。但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每个人有自己的个性、独特的思维,社会学的个体不是物理学里的总结性思维,物理知识无助于此处的理解反而会“误入歧途”,这种学科之间思维的碰撞,不同解决问题的角度不是令人耳目一新吗?
        社会是如此复杂,复杂到我们常常很难用直截了当的原因来解释种种社会现象。也正是如此,它才会激起我们无穷的兴趣和乐趣去探究。身处变幻无穷的时代与复杂多变的社会,你也许迷茫过,也许怀疑过,甚至失望过。翻来社会学,也许可以令君茅舍顿开。
        此书例子丰富,涉及多个领域,切合社会生活,但全书逻辑性不足,没有什么建设性的观点和贯穿全书的思维模式,对于了解社会学研究的问题、学科之间思维碰撞还是大有裨益的,可以作为科普知识入门一类的书,之所以坚持读完此书是因为开篇作者就引用我最为喜欢的人类学家贾雷德 戴蒙森的著作《枪炮、病菌与钢铁》中的经典例子,心中窃喜作者眼光不错,自觉此书可以一读。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偷窥社会学家的书桌》读后感_14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