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1980的情人》读后感_1400字

《1980的情人》读后感1400字

这本书的读后感要先从作者讲起。作者于晓丹,在《外国文学评论》做过编辑,写过小说,翻译过那本备受争议,描述成年人爱慕少女禁忌之恋的小说《洛丽塔》。在十几年前,我看《洛丽塔》的时候,我并没关注到译者的名字,但是我却至今记得这本书的第一句话,“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
如果说这些还不足以引起对作者的兴趣,那么再补充一条,她完成了在纽约的学习后,现在是内衣设计师,还写了一本散文集《内秀》。
洛丽塔——内秀——1980的情人, 这就是我的阅读顺序,因为前面两本书,才让我希望看看这本她目前唯一的长篇小说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很久不看这样纯文学的小说了,过瘾也有点累,主要时间都是碎片的,需要不断回忆前因后果,拿起来不想放下却又不得不被打扰。还好看完了,本想看第二遍更明白一些再来写读后感,又担心第一遍如此不易,第二遍更加磕磕绊绊,不如先胡乱写一点感受再说。
故事女主人公,文中没有一字一句赞美她的外表,但是推想来应该相貌出色并有独特的气质。她和一名男生相恋,并有了他的孩子,在男友溺亡后,她选择休学一年生下了孩子。此后有一段师生恋,十分纠结,她为此又休学一年,最后以该老师的原配大闹并和她班里的男生大打一场结束。后来她潦草结婚离婚,最后出国,男主角最后一次见她是在异国讲学途中看到当地报纸上的结婚声明,虽然她改了名字,样貌也变了些,他仍认出来她并改了行程去探望她。当男主角见到她以及身后那个相貌酷似她溺亡男友的孩子时候,终于明白了很多往事,一切不解似乎都有了答案。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她怨他的前男友,也是他的哥哥,明白她为什么这么说“我给了他生,他却给了我死”
故事的男主人公,有个样样出色的哥哥,在哥哥溺亡后,似乎才开始才从阴影中走出,有自己的生活。推断看,他的才华相貌也不差。他本是被好友带去参加地下贴面舞会去体验性,却被那位风情万种又十分贤惠的女孩子爱上,但他心里始终只有哥哥的谜一样的女友。直到这位女孩子不断休学留级成为他的同班同学。他一直念念不忘,渴望去爱这个女孩子,这位女孩子对他似乎始终若即若离,他们已经很自然而且很亲密地过夜,但并没有性的实质接触。也许因为哥哥的前女友,他对身边的女孩子始终没有好好去爱。
得知她潦草结婚后,他去突兀地看望了一次,接着就申请去了内蒙,而本来他是很可能获得出国进修的机会的。他希望通过自我的放逐破解生活的谜题,那位风情万种的女孩子不畏辛苦赶来看他,帮他收拾布置宿舍,教他做饭。临走前,他们终于都十分投入度过激情难忘的一夜,但那也是最后一次。大约三个月后,这个女孩子自杀了,留给他的只是一些原来布置房间的照片,没有解释。
故事大抵如此,我想可以反映80年代大学生活跃自由的精神生活和情感状态,但是绝对不仅仅于此。它还折射了那个时代受过一定教育,接触过西方自由思想的年轻人,甚至中年人,是如何的理解、思想、如何爱与如何恨。
除了师生恋那一段我始终没有太明白,其他交代的基本清楚。讨论女主人公究竟爱谁没有意义,也不重要。
我最印象深刻的是那时候的大学真的还有精英,还有学术氛围,还有自由的空气,还有精神活跃,还可以在这个象牙塔里面容许不同的思想和不同的人,虽然出去了都会被视为叛逆。主角也好,配角也好,顺利也好,坎坷也好,命运都是自己选择决定的。没有谁不由自主,没有谁逼于无奈。
从这一点来说,现在的学生甚至我们都实在太犬儒了。
不算读后感的读后感,有机会再看。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1980的情人》读后感_14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