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资深经理人20年管理笔记》读后感1400字
实打实的一本书~
附:阅读摘录笔记
1、新人进入职场,究竟应该学些什么,应该从哪里起步
第一步,弄明白企业流程
第二步,了解制度、规则、体系
第三步,搞懂企业内部“潜规则”
第四步,学会“先做人,后做事”
一些聪明的职场新人往往会很快发现一条捷径:辅佐上司成功,才最容易达到自己成功的目标
2、部门领导如何带领和培训新人
给下属布置了工作任务之后,不能忘记给他鼓劲,我一般这样告诉我的下属:这事,由你去做最合适了!你行,我相信你!你有这个能力去做好,而且你一定能做好!你放心,后面还有我!有了问题,我不会看着不管的!有了难题,你随时可以来找我!
此刻,作为部门领导,我再从条理、流程上告诉他:这件事的重点在哪里,要注意哪些关键环节、哪些重点细节。
对下属的培训,我一般会这样做:部门来了一个新人,不管有无经验,首先向他介绍部门的同事,介绍他的职责范围,然后,询问这些职责与他以前的工作范围是否出入较大。
3、学习和模仿上司的长处从哪里入手:
第一,看他的宏观面,看其规划和计划是否全面、系统,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尤其是用心观察计划的执行过程和结果,将这两者相对比,计划与结果差距越小,证明这位上司的宏观能力和操控能力越强。
第二,看他的工作条理性,主次是否分明,轻重缓急处理得是否得当,平时是否像消防队员一样“哪里出现问题就往哪里跑”,如果是这样,这位上司不会混得长久,要么自己累死,要么顾此失彼,最后因为做不好工作,被老板“干掉”。
第三,看他处理问题的风格和手腕是否被大多数人接受,不能让大多数人接受的处事风格,其结果必定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观察时,可以具体到某一件事,从细节上观察他是如何处理的,想想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记住,观察,是要从他身上学会几招!
4、“愤青”在职场为何生存艰难?我给他们慢慢解释:老板关注职业经理人的业绩,职业经理人关注下属什么?第一是下属的态度,第二才是业绩。有了业绩,态度不好,上司虽然可以容忍一时,但不可能事事容忍,更不可能时时容忍,总会千方百计找来替代者。
职场人士中的‘愤青’现象,是非职业化的表现,也是不成熟的表现。做‘愤青’不利于职业发展!
5、离职员工是我们的职场财富
其实站在管理者、打工者的立场上,离职员工却是我们自己的个人财富!
首先,通过员工离职面谈,我们可以了解到平时听不到、看不到的现象和问题。通过一个点去审视一个面,再通过一个面,去检讨公司的相关政策。
其次,通过了解离职员工的再就业状况,可以评估自己公司的外部竞争力。
最后,与离职员工保持联系,也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留下一条退路。
6、企业内只有为利益服务的民主
7、民企没有功劳簿
在企业内自恃有功、居功自傲的元老,最终往往摆脱不了难堪的结局。仔细思索,就可以发现一个简单而残酷的现实:民营企业,除了老板,除了“皇亲国戚”,其他任何阶层的员工都不会被允许用曾经的功劳称道和显摆,因为民营企业容不得你在那里以有功之臣的身份去淡化老板的“英明”,也因为民企本来就没有这类功劳簿!
8、为什么现在的各类体系与企业的实际做法严重脱节?因为大家并不认可你抄来的、借用的那些半文半白的‘洋玩意儿’,总认为那只是说一说,是用来装门面、应付检查和认证的,你只有通过一线的总结,理出真实的步骤,再将这些程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概括之后,才能使大家认可,这就是迂回转弯,使用‘依鬼打鬼’的土办法来达成目标。”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一个资深经理人20年管理笔记》读后感_1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