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在打狗的日子里》读后感_900字

《在打狗的日子里》读后感900字

《在打狗的日子里》包括《哑牛》、《祖父》、《蔷薇谷》、《在打狗的日子里》、《泥鳅》、《蓝花》、《马戏团》7篇中短篇小说。

本就挺喜欢看这种短篇散文似的小说,这本和其他不同的是每一篇都能打动我,平实的语气没有华丽的语言 像是曹文轩真的经历过这些故事 然后回忆似的徐徐道来…让你也忍不住想起以往

七篇文章都和童年有关 又好像和童年无关

《哑牛》 一个不会言语的孩子高兴时高举着草帽欢快的转圈 跳跃,可以欢快的骑着三轮车 也可以欢快的去干活  尽管他做的事远远重于他这个年龄该做的,可他还是神采飞扬 眼睛明亮。当周边的人不相信哑牛时 他明亮的眼睛没有了光彩 神情暗淡 无法诉说委屈 只能用沉默来表达痛苦,只是他的沉默在他人眼中是呆涩 因为他原本就是沉默的

这种不被信任的痛苦在十四五的少年心里发酵。他无法消化 他飞快的骑着三轮车 见了行人也不避让 拼了命一样,他把应该放在垃圾桶里坏掉了的西红柿一个一个用力的砸向墙壁 以此宣泄。不知哑牛是在怨不相信他的人 还是在恨自己无法开口说话,也许两者都有吧。

后来 有人说出了事实 眼睛明亮的哑牛又回来了 似乎比以前更亮了。那光是希望 是生命 是期待 是相信——是一个孩子对这个世界的信任

假设 哑牛没有再次被相信,他会从无声的世界堕入到黑暗的世界里,心里扭曲后在做出一些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然后会有人下结论“这是个坏孩子!”

孩子是敏感脆弱的同时也是公平的,社会给了孩子什么 孩子就会还给社会同样的温暖或者暴力,就像书中其中一篇《在打狗的日子里》作者以第一人称中学生的身份带领着我们和人类的好朋友——狗结结实实的打了一仗 然后镇上的狗狗开始畏惧了 见人就跑,有的还跑进稻田里匍匐着前进 看的让人莫名的心疼,故事的最后作者写了一句更心痛的话,“后来听说其中的一位女同学在大学课堂上用皮带把老师的头打的鲜血淋漓。”

文中没有提及两者之间的联系,但有又能说暴力和暴力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书中还有一句特别深奥的句子——所有的暴力都是从打狗开始的。

容我思考一下…嗯…杀猪算吗?毕竟我的童年都是在猪猪响彻云霄的‘向天再借五百年’的呐喊声中度过的(我家对面就是卖猪肉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在打狗的日子里》读后感_9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