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D:光和物质的奇妙理论》读后感1200字
在看到这个书名前,心里面就在打鼓,是否真有必要,读这种不用想就能够知道,它可能会是根本看不懂的书。但是,突然想起来费曼教授一惯教导,“要有好奇心”,因此,心中突然像响起了一阵京剧小曲:“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呀。管他的,看看试一下再说?
显然,刚刚读了其量子电动力学理论引言部分,既开始有收获,但又在出汗。因为知道它就像是为读者打预防针。所以有了准备,可以见多不怪,有自知之明。呵呵,它更像开路鼓,先打一个圆场。
可喜的是,本书图文并茂,完全没有用什么数学公式,都是描述性语言,并且好像就是通过划一些简单箭头,在介绍量子电动力学理论中光的一些分析方法。发现经过他来来回回,啰啰唆唆,不厌其烦的一通分析后,不知不觉就知道了不少物理学原理。的确还就像他开篇时说,定会搞晕不少人。因为尽管这些看上去没有数学公式的分析,道理的确很深。
例如,他要求:将下一个重要或者关键的观点牢记在心。“学生们对涉及一单个光子的事件要做很长的分析,大概是过程太长把他们弄糊涂了,他们往往不知怎么的开始把箭头与光子联系在一起。而这些箭头是概率振幅,平方后就得出完整事件的概率”。....。显然,内行看门道 ,外行看热闹,上面这句话本身就是语言不多,道理深。在书中,通过类似方法介绍的四个讲座,他向普通听众,介绍了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所建立方法中的核心基本观点。......(想透,也透不了剧情,所以,呵呵,大胆尝试练了一阵三级跳。不过如果中间有部分内容不懂,在最后一章,通俗易懂松散的结尾,应该坚持不懈再试读一次?多少能够捡些瓜落).....。
其中,他还说:“许多物理学家正在非常勤奋地工作,以期拼凑出一个大图象,它能将所有的一切统一于一个博大恢宏的模式之中。这是一个令人神往的追求目标,但是关于这个大图象是什么样子,目前没有一个思辨家同任何另一个思辨家能想到一起去”。今天物理学进展如何?现在真有他说的大图像了吗?不能不服呀!
好在在他开篇的讲座中,他就曾经宣称:没有指望童鞋们能够搞懂量子电动力学理论,因为“量子电动力学最令人惊骇的特点是它那古怪得要命的振幅结构”。并且他常常还被人引用的经典名言是(大概意思):“没有人能够真正懂量子力学”。可是,为什么他又要如此,身体力行,偏向虎山行,如此美丽可爱,认真?
合上书,想起了在读他“发现兴趣”,即读上一本书中介绍。他毕生都在不辞劳苦,诲人不倦向后人们介绍作为科学家最基本的架子功:科学怀疑及好奇的态度,与培养人才的一种审美观,而成为科学及人生大玩家。
因此, 尽管读本书,肯定都会有许多地方,依然没有读懂。但是,那收获,多少都会是大的。至少,都可以体会或者感觉到,居然在这么复杂的学科里,品他是如何分析及介绍该学科思维套路。合上书反思,他似乎像再次重复一个老生常谈道理。凡事上有心人,都可以“一招绝活走天下”。读本书,就像蒸了一个土耳其浴,不仅排了毒或者一些偏见,同时还感觉有一个朦胧中的爽!呵呵,️!共勉之。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QED:光和物质的奇妙理论》读后感_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