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闲阶级论》读后感1200字
凡勃伦:《有闲阶级论》
凡勃伦效应把人们的消费行为分为两类:炫耀性消费和非炫耀性消费。以此为前提,消费阶层又被分为两类:高收入消费阶层和低收入消费阶层。
消费具有炫耀性,炫耀性本身又受收入水平的限制。这就证明了一点:消费行为本身是一种受引导行为。炫耀性消费即是引导性消费标行为。而能够承受炫耀性引导消费的阶层,必然是高收入阶层。此一阶层,看起来非处于社会中上层次的有闲阶级莫属。
以今天的时代眼光来看待有闲阶级,有闲只是表象,有闲的背后,是有钱和有权的本质。有钱意味着可以摆脱占据大量时间的谋生劳动,从而达到有闲。有权意味着可以集中时间和精力于重点环节,从而摆脱琐碎事务,达到有闲。
大量富余的有闲时间,促使此一阶层追逐于享受生活,享受本身是一种优越感的体现。无论主动或被动,有意识或无意识,在他人看来,优越性都造就了炫耀性的结果。炫耀性促使人们去模仿,并以此为时尚和荣耀。凡勃伦效应由此成立。
积极的看,凡勃伦效应促进了人们努力和奋斗的精神,为了追求和达到更好的有闲阶级生活。这一结果,从而使有闲阶级具有了某种模范作用性。这里是有一些矛盾的,起码,从宗教和道德的角度去看,有闲阶级必然饱受批评。因为是有闲阶级造成了社会浮夸,炫耀和浪费的风气。
但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去看时,有闲阶级不仅不受批评,反而是促成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哈耶克在其作品中就曾经肯定和鼓励有闲阶级的作用。哈耶克认为处于社会顶端的上层有闲阶级因为有大量的时间和财富用于消费,从而促使了人类整体文明的进步。即便是那些无所事事的花花公子们,他们为了更好的享乐挥霍金钱,购买最新式的科技发明,时尚产品,因而造就了科技和时尚的不断创造和更新。起初这些炫耀性的高消费品价格高昂,随着引导性消费效应的形成,这些产品销量得以增加,从而造成其价格的平民化。社会文明的进步和更新由此而不断得到深化,普及,所有人都成为受益者。这是作为有闲阶级代表的花花公子们独有的贡献。
从现代社会的平面性出发,有闲阶级表象背后的本质:有钱和有权,并非只有特定的人才能特定拥有,而是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有可能通过其奋斗达到。相比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社会更加自由,民主和平等,所谓剥削和被剥削阶级,在一定程度得到缓解。每一个人都有同样的发展机会,土地不再锁住人的一生。地理距离被飞机和高铁抹杀,社会各个阶层的通道正在走向完全透明和开放,信息公开和共享正在使人类获得空前的平等。
发展的看,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过程,其实即是不断提高有闲的过程。有闲同时也是生命质量高低的一种体现。抛开继承性的有钱和有权不谈,作为社会中奋斗的普通个人而言,有闲意味着两个必须具备的前提:高素质的思维能力和高效率的行动能力。这是达到有闲的必然基础,是每一个希望达到有闲人士不断提高和进步自我的方向。
2017-11-20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有闲阶级论》读后感_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