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_1200字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1200字

读完了。又是大型真香现场。读到2/5的时候,我一度以为这书无聊至极的,刚刚读完发现还是很好看的。简单记以下几点:1.既不讨厌爱玛,也不讨厌夏尔。

爱玛有两次婚外恋情,一直在道德和情欲之间做斗争,这情欲背后的根源是她对名利和地位的向往。一个人向往比自己阶级高的另一个阶级的生活,本无可后非,但她将向往等同于现实,这就不对了。一个人想改变自己的阶级是要付出极大的艰辛的,同时也需要一定的运气。综观爱玛生活的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这种阶级跨越不可能实现。爱玛走向深渊的这一路只有她一个人,福楼拜花了这么多笔墨写她在刚开始动情于别的男人时在道德和欲望之间的摇摆,道德力量曾经在她思想的天平上占据上风,但是在她摇摆、痛苦的过程中,没有一个人指引她、拯救她,随着最后一道防线的溃决,这种道德意识也慢慢消陨殆尽。

有人说夏尔懦弱,我觉得不见得吧,用“老实”形容他是不是更贴切?夏尔太善良了,无论他在其他方面有多少缺陷不足,我都讨厌不起来他。善良太可贵。另,夏尔对自己老婆是真的很好,比我们现在社会很多男的好许多。他是无大财、无大志,但是他体贴妻子、孩子,看重家庭,这一点是现代很多女性对丈夫最理想的期待吧。

2.福楼拜。

书里面大段的心理描写、景色描写、细节描写,我真的瑞斯拜。农业博览会市长讲话那段,诱引包法利夫人的男人(忘了叫什么了)和她的对话描写是和那个市长的讲话交叉进行的,横向形成对比,纵向在两方面分别形成了递进,真的好绝啊。读的时候感觉好精彩好佩服啊。要哭了。

19世纪西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不得不承认,是真的优秀。

我们国家从五四以来直到现代的小说吸取了太多这时期西方文学作品的养分。没有18、19世纪西方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就没有现在的中国小说。

3.一个极有意思的人物——药剂师。

书中明显把药剂师和神父(这俩名字叫什么我都忘了。甚至后者叫不叫神父我也不记得的了,反正是教堂里的角色)当做思想对立的人物来写的。前者代表保守的封建教会势力,后者象征进步的科学民主思潮。哇哇哇,仿佛看到了西方世界轰轰烈烈、思想剧变的19世纪。福楼拜应该站伏尔泰和卢梭。

4.人性的复杂表现得很到位。

没有绝对的善或绝对的恶。

小女佣很尽职尽责吧,看起来对包法利夫妇也很关心,但是走的时候照样卷走自己已经死去的女主人的所有衣服。但是你能说这个女佣是一个坏人吗?不可以吧。人性有好多面。

包法利夫人还活着的时候,药剂师对她们一家人很好,但是后来因为社会地位不匹配而渐渐疏远了;帮包法利先生处理丧葬事务时,却不忘跪舔那位有地位和声望的名医;平时热心邻里事务,最后却和一个无依无靠的瞎子杠上了,甚至写文章诋毁瞎子;信奉科学,却也逐名逐利,始终想着他的五星勋章;诸如此类的对比。我觉得这个人物塑造得才是鲜活丰满啊。同时又通过他的言行体现了时代精神和社会风气的变化,而且我认为他对教会的一些挖苦和讽刺实际上就是福楼拜自己的观点。

5.用电脑看真的比微信读书快好多,不用一直翻页。

以上。

2019.5.11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_12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