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_1300字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1300字

晴。连着晴天,倒盼有次雨天。不过体感尚舒适。

读完《最好的告别》,落下几笔:

书写的很流畅,并且严谨。作家不仅文笔引人入胜,其还具有精湛的医术,具深厚的人文情怀。在作者的眼里,笔下,在他的认知里,那些垂暮,生命进入倒计时的老者,仍应尽量的减少精神和肉体的痛苦,仍应当尽可能的享受人生最后的风景。作为医生,如何来尽医道,对不同的医生,会有不同的回答。是医生主宰病患?还是围绕,服从患者,一切了将病者的利益,关切放头位,此是条分界线。而非角色倒置。

老,死亡是种自然现象。谁人逃脱不了死亡。人亦是从稚童,少年,青春,盛年,一直进入暮年,这样一种逐步衰退的过程。虽规律如此,人们面对这些自然的进程总心怀恐惧,尤其当衰老来临,自我控制,生活能力丧失后,更会是痛苦缠身。现代医术虽己足够的进步,某些方面甚至可称为伟大卓越,但仍难以阻止自然规律的演进。于日益进步的医学言,病症总存无数多的未知数。既如此,当死亡无可避免时,医生又如何作为,是倾全力的救治,还是视不同的情况,取有别的策略?作者正如此背景下萌生著作此书的想法。

书里所有的例证都极其详尽。这些例证让读者见到美国社会,医生在老年护理,临终关怀方面体制的构建,医生的作为,以及社会有慈悲情怀创业者们所付出的卓绝努力。

实话,美国老人,临终者的情绪映射,他们的诉求差不多也是全世界同类者共同的诉求。例如中国亦进入老年社会,养老同是他们的重点关切。他们也渴求所处的养老院:既有医术高明的医生,又有训练有素的护理员。希望养老或护院别总那么死气沉沉,护理员能多些热情,具备足够的护理知识,饭食别那么粗糙乏味,居所能照顾病员起码的隐私。他们也渴望在临终前受到精神,亲情的关爱,体贴。因为即使彼时他们大多己经奄奄一息,但仍是一具鲜活的生命,而非行尸,非一架令人厌恶的弃物……

他们的诉求其实与作者笔下各位的诉求并无不同,只不过这些诉求离现实过于遥远,他们不敢奢望而已。与作者例证里的角色比较,中国极多数同类人太受委屈,甚至是太过悲剧了。

历年这种悲惨的情境见的太多。其中有素不相识的陌人,亦有至亲的长辈。

虽与别域比彼我养老方面的差距可观,可此种状况我眼下还见不到转机。此才悲哀之处。

极端的羡慕他们生命的末期遇见了好医生,遇着了好的安排。如书里所记,其实尽管医学有局限性,有其永远的无奈,但只要我们愿意,怀颗慈悲心,以病患的幸福为着眼点,社会总能有更理想的方法。老年院或别处生命尽处的老人(也可能年青者),其实可以获的比目前拥有的更多。尤其是我所知晓的,仍被狭窄空间所包裹,日日被死亡气息所笼罩,极少能有援手的那些必将离去的垂暮者。但愿有更多的人读到这本书,欣赏作者的仁慈心,认同其所阐述的理念,并力所能及的为此项事业添一份力,柴火。

书特别棒。敬佩这位作者有高超的医术,更值敬佩的是他的仁爱之心。

还得深切感谢译者的眼光和努力。因为这些,才或者使我所认识不认识的无助的老人,再或者我自已,对生命最后的行程有多些期待。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_13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