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都孤儿》是英国作家狄更斯第一部社会批判小说。它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孤儿奥利弗悲惨的身世和遭遇。奥利弗从小在孤儿院长大,年仅九岁就在殡仪馆做学徒,因不堪忍受虐待,孤身逃到伦敦,又被窃贼诱骗成为他们的同伙。后来遇到好心人的帮助,加上奥利弗自己追求幸福生活的努力,最终奥利弗查明了身世并过上了快乐幸福的生活。
「雾都孤儿」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翻译扣一星。
人物关系:奥利弗是蒙克斯同父异母的弟弟,布朗劳先生是奥利弗姑姑的爱人,也是奥利弗父亲的朋友,罗斯是奥利弗的小姨,即奥利弗母亲的亲妹妹。
蒙克斯的母亲得知罗斯是艾格尼丝的妹妹之后,设计让幼年的罗斯被耳根子软的主人折磨,幸而与人为善的梅丽太太遇见了可怜的罗斯,将她收养在身边。奥利弗的父亲是个容易被权钱左右的脆弱的普通人,抵抗不住大笔遗产的诱惑也无可厚非,但他抛妻弃子未免薄情寡义了些,即便他继承遗产后极度痛苦与自责导致富贵一年就去世,也弥补不了他和他的原配带给艾格尼丝一家人的苦难和伤害。
奥利弗是个让人心疼的孩子,受尽磨难却坚持人性中的纯真与善良,他与小迪克的友情更是扣人心弦。两个纤细瘦弱的孩童在饥寒交迫和殴打辱骂中长大,在不见天日的地窖中,面对黑暗世道邪恶人心,他们却从未放弃过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然而人生多艰,两个小男孩最后一次在寄养所相见,既是生离,又是死别,小迪克得知自己病情时的求死心态和其对奥利弗的真诚祝福令人心酸不已。当奥利弗再次回到寄养所准备解救他的好友时,等待他的却是小迪克已经病逝的消息,患难之交最终阴阳相隔,为幸福圆满的结局留下了一个遗憾。
聪明机敏的南希是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她从小就在费金和赛克斯的“教育”及威逼下做了许多身不由己违背本心的事情,拐骗儿童,欺诈良民。在协助费金捉回奥利弗之后,也许是被无辜自责的奥利弗触动了良知,也许是被伤痕累累的受难者唤醒了母性,年轻的她开始心绪不宁方寸大乱,在善恶之间踟蹰摇摆,为保护奥利弗做了很多努力,尽管南希最终选择留在黑暗,但她依然保有人性中光明的一面——爱与忠诚,尽管这爱与忠诚从始至终都所托非人。
这部作品再现了工业发展初期被雾霾笼罩的伦敦。英国经济转型背后脏乱不堪的大街小巷,压榨剥削贫民的资产阶级和《济贫法》,命如草芥生如蝼蚁的底层民众,狄更斯用精炼辛辣的语言绘出了一幅彼时伦敦的写实画卷,这含血带泪的写实画卷不禁让人感叹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下,碾过了多少无名冤魂。
最后,建议有意入手外国名著的书友们提前了解哪家译本比较经典,可以避免糟心的阅读体验,有能力阅读原版者除外。
(ง •̀_•́)ง
「雾都孤儿」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留着最后一章没舍得读,但是翻来覆去觉得不能再拖了。这样一个善有善报的故事,已经好久没有读到了。我也几乎快忘记了善良的力量。奥利佛发自内心的善良,以及他美丽的脸庞,都使我仰慕。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家族,什么样的血统,才能让魔鬼般的济贫院出生的孩子,依然保存着天性中的善良!打出生起便遭受饥饿与寒冷,毒打与恐吓更是家常便饭,但是那份为人祈祷的善良的心一直没有泯灭,后来知道他的唯一的同伴已去世时,尽管身世昭然,得到了该得到的小奥利弗,依然为此留下了热泪,并真心的为他祈祷。人们常说,小孩子的恶才是真的恶。但反过来说:小孩子的善难道不是大善吗?故事中令我感到惋惜、悲痛的是南希。一个为了自己所爱的人,甘愿遭受冷眼、侮辱等等不合常理的行为。或许为了爱的人,做什么都不过分,因为在你爱的人面前所有原则都可以退步,全为爱着的人让位。她至死也爱着蒙克斯的心,与蒙克斯至死也不悔改,不也很是相似吗?而渊博的布朗洛先生,正是我所希望遇到的,一生的伴侣,虽然他不再年轻,但若是让我遇到这类人,必然要沉沦吧。他没有格雷姆先生的刀子嘴;没有医生的冲动;没有仆人的忠诚;但我爱着的是他的全部品质:书里永远有着吸引他的东西;对待人和物永远热心又不失偏颇;不卑不亢;没有年轻人的躁动的样子;我爱他沉稳的心,爱他有条不紊的样子,爱他对待姑娘的耐心和宽容。爱他所有的知识和性情。若是哈利和布朗洛先生摆在我面前,恋爱我会选哈利,而结婚我要选布朗洛先生。哈利可以为了我,把我的世界变成他的世界;而布朗洛先生呢,他永远有自己的准则,那是任何一个绅士都应该具备的准则,即使爱一个人,或恨一个人,我相信他不会让这些越过自己的准则。所以我爱的是他的全部品质,即使,不为我改变。有时候,只要我仰慕着也就够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雾都孤儿」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