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人间词话」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

人间词话

作者:王国维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的代表作,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他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及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较为自然地融进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其总结的理论问题又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这就使它在当时新旧两代的读者中产生了重大反响,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本书的理论核心是“境界”说,该书观点新颖,立论精辟,自成体系,特别是书中提出的三重境界说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人间词话」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每一个孤独的瞬间,都是一次与灵魂对接的盛宴

一个求真文化者在路上那些现实而浪漫的随想碎语:

清人心神,惊人魂魄。

一代博学、贯通中西,任性、可爱,有时又着实让人恼的大师留给我们的珍贵精神财富。

王国维不仅注重词的“意境说”“隔与不隔”等范畴,而且还关注作者“忧生”“忧世”的意识。王氏论词,可谓蔚为大观,深入至极。

随着先生文化理想与人生幻灭的自沉,发展自久远终走向式微的一种传统文化渐趋消逝,留下一个美丽的背影,让我们有处去采撷、追寻、反思。真可谓: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我们跟着110年前三十岁的先生,思考着先生的思考,感受着生命的璀璨和痛苦,仿佛李后主大起大落大开大合超越时空的人生无奈,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我们都知道,书中观点有许多可商榷处,不完全正确,但他是如此真诚,直抒胸臆,完全是自己的见解,正如先生的知音陈寅恪先生所言: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人间词话」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主要探讨的几个问题,最核心的,一是境界理论,二是历代词评。个人最认同的是王国维推崇以“境界”来品评词作水平之高下。即是词人在作品中所构建出的一种超现实的、能为读者感知和陶醉其中的“艺术时空”,严羽“兴趣”说、阮亭“神韵”说,不如“境界”说直指根本。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情境,有物境:描绘境物可创造出一种意境,可称为“物境”;描绘人的感情,也可创造出一种意境,可称为“情境”。有造境,有写境,前者偏浪漫主义,后者偏现实主义。有写实家,有理想家:也即是浪漫派与现实派的辩证关系。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前者是以我心观物,一切都带上主观的色彩;后者是以物观物,看似纯粹客观,实际也是暗含感情色彩的。无我之境须由静中得,故优美;有我之境须由动转静之时得,故雄伟。境界可大可小,但境界小并不等于就是品级劣。附论情与景的关系: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写情写景的“隔与不隔”个人觉得略有缺憾的是历代词评:他串讲晚唐五代以来各大词人,最最推崇的是五代北宋词,给南宋及花间派,婉约派词人的评价极低。他高评价的人:冯延已、李后主、欧阳修、苏东坡、辛弃疾、纳兰容若。他低评价的人:周美成、姜白石,再等而次之则有梦窗、草窗、玉田、梅溪等人。认为李太白纯以气象胜:温庭筠词虽然精妙,但内容太窄;冯延已可称得上“深美闳约”。南唐中主词也不错。李后主之词眼界大、感慨深。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反不失赤子之心。他的诗词是以血而书,有释迦基督原罪之意。冯正中词与中后二主词一样,气象颇大,开北宋一代词风。东坡词旷,稼轩词豪。北宋词家如倡优,南宋词家如俗子。对婉约派的贬低与其“豪放有豪放的境界,幽微有幽微的妙处”自相矛盾,全书未有一字提及南宋李清照,而李清照之词远胜于冯延已,纳兰等人也是毋庸置疑,无需争议的(即便是以王本人推崇的境界论评判)。避而不谈不知是出于王本人对豪放派不加掩饰的偏爱,还是直男癌的临床表现?然瑕不掩瑜,《人间词话》在理论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提出的各种论点都颇有创见,作为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理论批评著作是实至名归的,值得反复,终生研习。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人间词话」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