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瓦尔登湖」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

瓦尔登湖

作者:亨利·大卫·梭罗

梭罗远离尘嚣,他想在自然的安谧中寻找一种本真的生存状态,寻求一种更诗意的生活。《瓦尔登湖》一书,详细地记录了作家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所思所想,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春种秋收,自给自足。他是一个自然之子,他崇尚自然,与自然交朋友,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林中观察动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追求精神生活,关注灵魂的成长,他骄傲地宣称:“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梭罗以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人们所追求的大部分奢侈品,大部分的所谓生活的舒适,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进步大有妨碍。《瓦尔登湖》记述了作者在简单生活中深入思考与重塑自我的心路历程,文笔宁静恬淡,引人深思,具有一种使人沉静的力量。

「瓦尔登湖」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读完我第一次想说说,关于读一本书的意义。我们渴望读很多书,其实是想在反复确认自己相信的东西。如果是这样,才会有 君子所见、正中下怀 的惊喜与成就感与读有所获的庆幸;如果你是一个理性的这样一个出发者,那么在阅读探寻的过程中,遇到新鲜的、与自己观点相悖的想法时才会停下思考,最后在自己和对方的观点中做一个明智的选择或整合,那么该恭喜自己,我们知识根系又延展或发散了。否则,我们对没有事先持有观点的东西是无法引起共鸣的,我们的反应也就是会是 知道了 或 不懂 的情况。然后,关于这本书。我们读应该是有好奇或者说带着问题来的。我以为它们是:1.隔离了热闹的现代化生活的在大自然独居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或者说,山林生活是什么样子?脱离了利益熙熙攘攘的社会,具体我们是脱离了什么? 也就是——差别。2.作者是怎样实现这种转变,实现适应的。另外,我想说,这类记录生活抒发所想的书独来其实是很自在随意的,无用拜读的姿态。蒋方舟《东京一年》跟这个的记录方式类似。就像你骑了一匹马,与作者同行在广袤的草原上,你们不时相会,时而作者跑的很远,你循着望去,看到些新的,能有所思。沿路遇到水涧,老鼠,羊群,甚至一些人,他滔滔不绝说着,你们交流着。最后,关于书中的我的一些片段的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感受:在肉食比较缺乏的山林生活里,作者有了对物质欲望的思考。而我颇有感触,我们的社会是个人性的多维发展空间,而作者所处的独居生活接近原点。这时候,在社会中的分类标准都变得没有意义了。比如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这两个大类”,越接近原点,生活越是简朴归真,我们就会发现这二者是共通、相伴的。我们说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也该提高精神水平——多读书、多文娱”而这里的 文娱、读书 本身 其实也是社会的产物——一种社会教化或者说社会素质。不代表实际的精神世界。一言蔽之,内心的平和与物质的欲望共消长。2 在文中随处可见的,是作者与“微不足道”事物的耐心、细致观察,对“无用之事”的积极践行和一本正经。这都传递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真的,就像我们想要蒙上眼睛屏蔽颜值去寻一个可爱的灵魂一样,如果想要知道自己能否在各种欲望价值盘错的社会里能否内心相安、自然“富裕”的生活的话,不妨试试度过短暂的一小段作者这样的日子。当然,无用两年这么长。全书,作者想要告诉的道理很简单罢:热爱生活,即使贫困,只要内心富足充盈。不对啊,作者说了很多很多啊!因为“热爱”两个字就占了几乎全书的篇幅。

「瓦尔登湖」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读是读过了,不过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看了名家大课里的导读 ,受益良多,我做一个搬运工,把它的讲解搬过来,与君共勉。

梭罗五个坐标系

1)出身,他的祖籍是靠近法国的英国属地,爹是法国籍,法国多信仰天主教,他爹却是新教,后移民美国,梭罗算是美国人了。三个国家的文化与意识,流淌在梭罗的血液中。

2)思想底色。超验主义的集大成者,超越经验和理论,凭借直觉认识世界,认识真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3)瓦尔登湖,理想生活的实验平台

4)其哥哥约翰死于25岁,对其震动极大,好好思考人生。

5)忘年交,爱默生。

梭罗成就 瓦尔登湖的三个灵魂

1)梭罗的思想是乌托邦主义历史上的一次重要精神转向,意义非同小可,他通过思想实验向世人宣布,个人的自我改造,远比动不动宣称改造社会,改造他人,对一个社会的演化更有价值。

2)你与苏格拉底精神上的联系,苏格拉底的延续,生活方式千百种,全看你如何选,最不可取的就是人云亦云,人最重要的任务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为的是确立自己的生活坐标,才不至于在喧闹中失去生活的方向。

3)真英雄。回应卡莱尔的英雄挑战,用自己的实践,讲述了一个美国英雄的故事,并重新定义了什么是真英雄。真英雄,生活在大地上,在大地上劳作,基于大地思考,在大地上书写,生命归于大地。

瓦尔登湖里的节选:瓦尔登湖,栖息在俗世和天堂之间,共享着,俗世和天堂的颜色。

它是地球的眼睛,凝视湖水时,观湖的人,也在衡量他自己本性的深度

我们惯于想象,在某个遥远天穹的角落里,有一些罕见和美丽的地方

然而我发现,我实际上就处在宇宙中这么一个地方,

它偏僻退隐,但又永远是全新的,永远不着尘埃。

梭罗:我无意写一首闷闷不乐的颂歌,可我要像破晓晨鸡在栖木上引亢蹄唱,只要能唤醒我的左邻右舍。

对梭罗有了新的认识后要再读瓦尔登湖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瓦尔登湖」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