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残游记》,清末中篇小说,其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记述老残在游历过程中遇到的人和事,描写了清末官场潜规则,提出“清官害民”这一鲜见的观点。阐释儒、释、道之妙理,宣扬“诱人为善,引人处于大公”的太谷学精神,另外,书中还提到了音乐、水利建设、玄学等,是一部内容含量丰富奇绝的具有超一流水准的作品。现如今,它已经被翻译成了数种文字,行销世界,并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
「老残游记」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抽得十几天中闲散时光,终于拜读完。看至最后一页,思绪万千,感慨深远。既惊叹书中描景画物的造诣非凡,又沉迷音乐抒情的出神入化;既思索清官误国的评说论证,又沉迷于哲理思辨的宗教点评。
书中内容自不用评说,只想谈谈关于作者刘鹗本人的三件事:
一.关于《老残游记》的写作因由
作者好友连梦青家财尽失,无以为生,只依赖卖文糊口。刘鹗知其人孤介,不愿受人资助,因此动笔写小说送他,以增加其稿费收入。
可以说,这部书写作初衷是为济友。
二.关于作者被指控为汉奸
刘鹗曾上书建议修筑铁路,用外资开采山西煤矿,兴办实业(指工商企业),以利民生。但时人不解其用心,保守官吏交相指责,被污为汉奸。
孰是孰非,自有公道。这件事可以说是济世。
三.关于刘鹗之死
1900年义和团事起,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京城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为赈济饥民,刘鹗向联军以低价购得太仓粟(俄兵所据),以救济民众。事后却被腐败的清廷指控私购太仓粟,流放新疆,最后1909年病死於迪化(乌鲁木齐)。
这姑且可算作济民。
读完此书,仿佛依稀看到作者在遥远的乌鲁木齐城隍庙,落魄到和丐帮为伍,令人唏嘘。但就是这样,他还与城隍庙主持刘老道,在庙里开办诊所,悬壶济世,共同坐诊。对重病患者送医上门,穷苦人免费救治,加之医术高明,治好了许多人的疑难杂症。获得神医二刘的声名。
如此济友,济民,济世之才,无奈生逢乱世,目睹国事糜烂,一生事业失败以及政治理想幻灭,不得不悲怆:棋局已残,吾人将老,欲不哭泣也得乎!
可悲乎?可叹乎?可怜乎?可惜乎?可敬乎?••••••
以此祭奠这一高人!
「老残游记」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某天在地铁上看到一个眼睛很漂亮的小女孩 突然脑海里就冒出儿时读过的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 于是翻开这本书
首先惊讶的是作者竟是借一山间女子为自己所属的太谷学派代言 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其中讲到的对儒释道三教的分析,其同处在诱人为善 引人处于大公 人人好公则天下大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而玙姑一句惟儒教公到极处 即使放在当下,也不免令人苦笑。过犹不及,大抵如此。
至于文中浓墨重彩描述的礼贤下士的张宫保,玉贤的站笼,刚弼的冤案,果然居高位者,昏庸无能毫不亚于贪污受贿。
乃至文中讲到的治河之事,估计作者也想不到多年后中国的三峡大坝也是用的此种方法,所幸结果与文中不尽相同,但作者的针砭时弊,洞察时利的能力不由令人佩服。想起龙应台的<大江大海1949>。
另续篇中刘鹗极尽游走地狱之事,教人多行善事莫尽恶行。(PS:原来gossip也是小恶小陋,以后还是要管住自己嘴巴。不要随意评判他人)
当然最惊喜的莫过于文中魏贾氏冤案的平反,仿佛穿越读了晚清版的福尔摩斯东野圭吾。这也是其中我读得尤为专注的一节。
五颗星~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老残游记」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