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的努力,只是一种缓慢的叠加。在《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中,作者提出了一种更有效的提升自我的方法:用持续精确的努力,撬动更大的可能,这便是精进。这本书为大家提供了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成功七个方面的精进路径,只要依循书中的方法反复磨练,便可以日益精进,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找到实现自我的那条成功之道。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今天很累,本来打算早点睡,想想还是写完书评再睡吧。以前读过一部分,重新来读还是有很多收获。读书的过程中,头脑中会不时的飘来一些想法,有的记了下来,有的一闪而过,来无影去无踪。读书的时候大脑是活跃的,总是想要和过去的经历产生联系,也总是想要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想象的世界。这种探索的感觉是令人愉快的。
书中从七个方面对一个人改如何精进给出的中肯的建议,包括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考,努力和成功。虽然这些主题被割裂开来,但在我们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可能包含其中几个方面。我们一生要作出许多选择,从选择开始,付诸行动,在行动中学习、思考,努力的结果就是最后的成功。时间贯穿整个过程。
主要说两个部分吧,第一部分时间,和最后一部分成功。
时间,我们要充分认识不同事件的时间尺度,从而规划自己的路,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们既需要看的远,也要关注当下。俗话说,时势造英雄,我们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密不可分,长远来讲,我们要看但一些国家发展得必然趋势,例如,国家会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城市化回继续推进,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会越来越发达等等,这些可能是十年几十年的大趋势。近了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事业,结婚生子,换工作,等等。我们还需要看到事物发展的规律,例如,刚开始进入一个行业,处于积累期,要投资自己,不要急着出成果,这种急躁会使你低效,降低竞争力。清楚认识在大趋势,发展规律自己的坐标,有的放矢。才能收获自己想要的。
成功,在书中最后一部分,和我想想中有很大的出入,我以为会讲成功是什么?如何看待成功?怎么到达之类的。而作者则从道到术,总结了理论与现实的关系,并且给出了一些实操性的模型,有助于我们训练自己。
最后,这本书可以作为训练自己的手册。另外,每章最后的练习题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掌握书中思想,看清自己的生活状态。
其实,作为研究生,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很像最后一部分理论和现实,困了,就不展开了。改天有时间,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写一写。
精进,就是通过有效的训练,让我们认清自己,也看清世界运行的规律,获得优秀的思维习惯,去完成自己的天命,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前面读的特别特别认真,读着读着就飞起来了,然后就看完了……我觉得这本书类似于高级点的鸡汤,很多观点都值得时刻提醒自己。摘抄“母亲的挂钟效应”,而后又给了个学术化的解释:“归家的温馨感和母亲的关爱导致主观时间感变慢。”一个人如何对待他的时间,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时间之尺」梁漱溟先生曾以两字作答:“郑重。”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地聚焦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地投入。斯坦福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提出用“时间视角”这一概念表示人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不同态度。他发现,根据不同的时间视角可以划分出五种人:积极过去视角、消极过去视角、享乐主义视角、宿命论视角、未来视角。津巴多建议不要维持单一的时间视角。因为这五种时间视角里每一种都不是完美的,都有各自的缺点,所以最好采用混合和折中的方式:多采纳积极过去视角、享乐主义视角和未来视角,并且在三者中取得平衡,少采纳负面作用明显的消极过去视角和宿命论视角。并且,在采纳前三种视角时还要“随需而变”,即根据不同现实场景加以灵活选择。“平衡时间观”和“延伸的当下感”这些观点出发,林德沃提出了更好地对待时间的十条建议。时间解释理论:近期未来/远期未来。1.使远期未来的目标更加具体化、情境化和可实施;2.降低近期未来中的“非期望行为”的便利性,主动增加挑战的难度。侯世达定律:“实际做事花费的时间总是比预期的要长,即使预期中考虑了侯世达定律。”「心流」“心流”(flow)这个由心理学家齐克森米哈里创立的概念已经渐渐为大众所熟知,它是指人全情投入于一件事中的状态。在心流发生时,人心无旁骛、全神贯注,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在这个过程中,人会获得很大的满足感。「隐含假设」赛道假设/低关联假设/僵固型心智/零和博弈乔哈里视窗盖洛普优势识别器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