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时五年的“世界文学史”课程中,木心曾应听课生再三恳请,于1993 年3月7日至9月11日,以九堂课的半数时间,讲述了自己的文学写作。其全部内容,包含在陈丹青的原始笔记中。2013年初,依据这五本听课笔记,《文学回忆录》出版了。出于当时的顾虑,陈丹青没有收入九堂课的相关内容。近经商酌,为读者考虑,仍以他的笔记为依据,编成《木心谈木心》一书,是为《文学回忆录》补遗。听课学生陈丹青说,返回八十年代,这份“课业”并不是听讲世界文学史,而是众人撺掇木心聊他自己的文章——这是先要向读者告白的实情。1993年,文学史讲席进入第四个年头,话题渐入所谓现代文学。
「木心谈木心:《文学回忆录》补遗」读后感 心得体会
随笔 木心的随性
第一次了解木心,是因为文露老师的一期节目—《从前慢》,一开始我以为是一个魅力女子,结果翻阅资料,原来是个帅气的诗人。于是我带着敬畏的心试图走进那个诗人的心里。
盯着木心的照片,欣赏油然而生。木心真的让人倾心,才华横溢。读了他的《从前慢》,总以为他是郁情之人,没想到读了他的《鱼丽之宴》《云雀叫了一整天》《素履之往》,才知他的才情如此幽默动人。
他随性的断句,他随性的编词,却合乎情理,他不喜欢套词,喜欢创词,喜欢把现实与感受幻化成一种让人易懂的感情。说自己习于冷,志于成冰,然而他是一个情欲纷纷的人呐。“尤其静夜,我的情欲大,纷纷飘下,坠满树枝窗棂……”他在诗里这样写。
对木心我有太多的敬佩。木心有一本自传—《木心谈木心》,是他的学生陈丹青的原始笔记,里面记载了木心对文学的探讨,对现当下文学之路的见解。在那本自传中,我再一次深刻了解了木心。自信,魄力,潇洒。
陈丹青说木心一生热爱文学,致力于文学创作,已经达到走火入魔的境界。木心在自己的文学里流亡,他在纽约牙买加区的一栋小公寓里,每天要写下七千到一万字。木心的行文反对华丽、滥情、炫耀,认为炫耀是俗。木心的作品很有力量,影响力很大。他的好友童明说,欣赏木心的作品是要慢慢品味的,就像欣赏音乐一样,细品。
有人说木心是精灵 : 逗乐了魔鬼,急了天使。这句话非常有意思,但确实如此。木心已经超越了文学领域的世界,他是一个艺术家。据说艺术家都是精灵,总是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读木心,真的会上瘾。因为木心的文学作品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他不会跟你高谈阔论他的思想,只会用他的笔杆子抒写他的情怀,让你跌宕其中,无法自拔。他是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木心先生说:文学是我的信仰,它让我度过劫难,当没有人理解你时,你自己不要出来讲。我觉得有了木心先生在文学的地位,文学诗流才会涓流不息,木心一生,堪称传奇——从乌镇到上海,从上海到纽约,再从纽约重回故乡。84年,始终孑然一身,惟有文学与艺术相伴。他一生未婚。他娶了艺术。他写诗的真诚正如对生活的赤诚。真正的一个为艺术献身的人,也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木心谈木心:《文学回忆录》补遗」读后感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