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

月亮与六便士

作者: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月亮和六便士》的情节以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为基础,主人公原是位证券经纪人,人到中年后突然响应内心的呼唤,舍弃一切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与土著人一起生活,获得灵感,创作出许多艺术杰作。毛姆在小说中深入探讨了生活和艺术两者的矛盾和相互作用。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拖拖拉拉看了半年之久,在行管课翻到最后一页,像是闭目听着一首妙曲却戛然而止,刚刚咂出些味道就倏地停住,连让人回味的后记都没有。

斯朱兰的人生终于圆满,即使他生前的巨作按照遗愿付之一炬,他无意给世界留下什么奉献什么,他也不介意别人的评价,似乎刀枪不入宠辱不惊,只要他自己满足了就好。天才的臭脾气。却又不得不像毛姆先生那样,始终关注着他,同情着他,欣赏着他。上帝会为潦倒的天才派去守护者,这些可怜的人注定被天才抽干,像德克和布蓝琪,成为他们成长的筋骨,成为他们攀上圣殿的垫脚石。

世界上更多的是斯朱兰太太,市侩,现实,在社交场合游刃有余,这样的人构成环环相扣的社会,像费老说的一张庞大的蛛网,维持着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历史的更迭。没有人质疑这张网,也很少有人想逃离这张网,因为一旦有人想要背叛,就会被集体排斥、丢弃。想起封面的话,“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放弃六便士去追求月亮该需要多大的勇气,但或许对于追月亮的人来说,他的眼里只有追月亮这一条路,所以他不会左顾右盼,不会犹豫不决,旁人赞叹的勇气对于他们而言是理所应当,在旁人看起来坎坷的一生,对于斯朱兰来说也只是为了寻到大溪地求得一个完满。

斯朱兰正是那种超然境遇之上的人,哪怕境遇已经惨到让多数人消沉,但这究竟是内心泰然还是天性执拗,就很难说了。

真正的美,大抵如此了。

天才凤毛麟角,此生能做个见证者已是极大的幸运了,羡慕毛姆先生,又同情他。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坦白说看完《月亮与六便士》的第一感受是算不上名副其实的作品,很讨厌毛姆笔下以及斯朱兰口中刻画的女性形象,不知毛姆是想展示一个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奋不顾身让人称赞的天才画家,还是一个无情冷漠让人恶心的斯朱兰。

有人说“月亮”代表“理想”,“六便士”则是“现实”,细细品味却有另一番滋味,和遇见斯朱兰的大多数人一样都是同情他的,一位四十岁才学习绘画的证券经纪人,放弃优裕的生活,疯狂迷恋上了绘画。为了追求艺术理想,饱尝贫穷与饥饿的煎熬,忍受精神上的痛苦折磨,最终遁迹与世隔绝的塔西提岛,成为一个自成一格的画家。这种纯粹的热爱和不顾一切的勇气,动人心魄。

试问在理想与现实的挣扎中,我们从何处 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