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天空的另一半」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

天空的另一半

作者:克里斯多夫 雪莉·邓恩

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亚非拉国家的性别歧视、性暴力、厌女价值观、家庭暴力、处女情节等现象,也看到那里的女性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以及如何一点小小的帮助就能改变她们的命运。通过这些故事,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女性的生存困境,整个世界对此困境的态度,以及女性身上自我觉醒的力量。她们将绝望化为希望,勇敢争取生命尊严。本书以人物故事为线索,佐以大量的数据,没有局限于对女性遭遇的报道,还展示了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等多维度的思考。同时,本书也为那些想为世界尽一份力的人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震撼的叙述,翔实的记录,悲伤与希望交织的生命万象。

「天空的另一半」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许多女性的死亡仅仅因为她们的性别——从出生时父母更少的关注和更少的营养;如果幸运没有死于营养不良和疾病,可能十多岁就早早出嫁,等到她们要做母亲时,又会有生命危险,因为没有孕检产检;分娩条件极差等等。

书中有个女孩的话让人心碎——“让我伤心的不是被强奸,而是在事情发生以后,所有人都在指责我和我的父母——为什么要自己出门,为什么要给女儿这么大的自由。”这跟某些说“女生穿的太暴露,就不能怪人犯罪了。”没什么两样。还有太多太多错误观念结下的恶果在由女性承担着——荣誉谋杀,外阴切割,人口贩卖……

或许这些离我们中国女孩有些遥远,问题似乎没书中那么严重,但对女孩的歧视仍然存在,就比如最近热播的欢乐颂里应勤的“处女情结”。

女性被看作男性的附庸,从来如此,便对么?

改变这个世界可能是复杂又艰难的

在把被贩卖到妓院的女孩救出后,看着她们翻出收容所的后墙回到妓院,所有救援人员都会感到心灰意冷。但也有像书中的娜思一样,学会了一技之长,遇到一个爱着她的人,最后有了自己的幸福家庭。艰难所以坚持,坚持所以不同!

「天空的另一半」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在这本书里面一些触目惊心的词经常出现:孕产妇死亡、人口贩卖、雏妓、荣誉谋杀、外阴残切等等。“天空的另一半”——女性,与我们脚踩着同一片土地的女性,但却在不同的地域有着几乎云泥之别的生活。这种区别不是自身努力与否造成的,而是几百年来沿袭的“传统”以及以一己之力无力改变的大环境造成。读书的时候常常有一些我觉得很矛盾的地方出现:比如在一些性方面最为严格保守的国家,比如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等地区,反而是从妓人数特别多的国家。又比如女性受到压迫,往往亲手施予压迫的往往是身边的女性。改变是必须的,但同样艰难。浸润在这种文化当中的受害者们,已经成为这种糟粕传统的守卫者,将外来的援助视为洪水猛兽。变革必然带来痛苦。书中提到18世纪末英国率先废除了奴隶交易,为了改变遥远地方人类同胞的生活,一个民族付出了大量的血汗和财力:在废除引进黑奴之后的35年内,比起仍然使用奴隶的美国法国,英国国民经济平均下降了1.8个百分点。这个案例使我对英国肃然起敬,这是一个国家把价值观置于利益之上的英勇范例。何况在改变女性的变革中,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将远远超出争夺人权时根除恶习时带来的负面情绪和代价。书中反复提到“赋权”和“教育”女性的重要性。“赋权”一词在一些人权主义者口中已经成为陈腔滥调,但对于那些东亚和非洲国家来说,赋权的确是必要的。第一步便是要改变女性顺从的文化,这样一来,女性才能变得更有决断力、更有信心去对待变革。除此之外,教育的普及化和年轻女性工作机会的增加,可以快速地时性别观念得以校正。看到有那么多的人为女性权益付出努力,作为生活在性别相对平等的地区,我深感自己的幸运,在了解了那些触目惊心的现实之后,得以更感恩更努力地生活,然后期望以自己的光和热也去做一些改变。“淡漠也是一种残忍,只是更加广泛也更加温和而已。”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天空的另一半」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