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学习之道」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

学习之道

作者:芭芭拉·奥克利

《学习之道》则是一本真正面向大众、指导实践以及科学可信的学习方法手册。这本书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学习方法领域的图书主要分为两类。一类走的是学院派路线,主要是梳理学习心理学中的各种理论,在这些书中,我们能看到不同流派的观点,能看到心理学家对学习本质的讨论,但是这些内容对于学习者来说,有些过于抽象了,较难在学习的具体实践中加以应用;另一类走的是实践派路线,作者往往靠个人的天赋和努力,摸索出了一些基于经验的学习方法,这些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缺点也比较明显:一方面其中部分观点可能不符合学习心理学中的科学结论,另一方面某些方法只适合特定的场景,无法迁移应用在更广阔的学习领域中。

「学习之道」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刚读完,不禁唏嘘不已。

在读书年代,老师们注重输出,他们想着法儿要把知识教给我们,但是却没有教会我们怎么学习,所以在当时,我们也是变着法儿的把他们所教的全部还了回去。

如果在当时能够有这样一本书教大家如何学习,如何从容不迫的应对考试,如何克服拖延,克服压力,克服思维局限,甚至早早的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想想看,我们还有理由不学好吗?

学习之道是教会你如何系统化学习知识,并且应对困难的考试的一本知识类书籍。如果你是学生,我希望你认真读,掌握里面的几个重要理论,你就能有明显的进步,如果你和我一样已经开始了工作,相信里面的组块知识和克服拖延症以及做周计划和日计划的内容对你同样很有帮助。

以下是我对本书的简单概括。

1.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的适用环境,并应学会随时切换,避免思维定式

2.习惯的养成主要是信号-反应机制-奖励机制-信念的过程,善用习惯的机制克服拖延症,并且提升神经思维中工作记忆的内存。

3.神经痕迹-联结-组块+流畅的思维飘带-组块资料库(知识体系)

4.记忆的诀窍:比喻,类比/重复/意群,口诀/写和说/体育锻炼/简化概念并将其拟人化/理解/迁移

5.其他:好的老师很有价值,失败比成功更重要,改变思维观念,心里对照(这个真的很推荐),穿插学习法,由难入简法,回想,注意休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求学之道无坦途,问艺之路无捷径。

祝大家学习快乐!

「学习之道」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引用案例太久远,缺少大数据、盲选、对比等实验,其他摘录如下:**10个好的学习法则**:1. 回想。看完一页书,看向别处并心中回想主要观点,可以加深记忆。2. 自我测试。随学随用,任何内容皆可测试,这才能了解你掌握的程度。3. 对问题进行组块。搭建组块的过程就是理解问题、练习解题方法的过程,从而把学习的内容搭建成可以全盘理解的系统。4. 间隔开重复动作。你的大脑就像是一块肌肉,它一次只能处理某学科上一定的练习量。5. 在练习中交替使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做任何练习的期间,不要只用一种解题技巧,否则过一段时间后,你只是在模仿自己之前解题的老路子。6. 注意休息。当你对一到数学或科学上的难题灰心丧气时,可以休息一下,这样你大脑的另一部分就能在后台接着工作。7. 使用解释性的提问和简单类比。无论何时遇到何种难懂概念的困扰,都要自己想一想,怎么解释才能让10岁小孩都明白这个概念?凭着嘴上说手上写的功夫,你能把所学知识编译到更深的记忆中。8. 专注。关掉干扰,番茄工作法。9. 困难的事情最先做。最清醒的时候,要去做一天中最困难的事情。10. 心理对照。想象过去的你,对比通过学习能够成就的那个自己,就会有新的动力。**10个坏的学习法则**:1. 被动重复阅读。不带思考、被动地坐着看书就是浪费时间。2. 满眼尽是重点标记。在文中标记重点,会让大脑以为自己已经记住了学习内容,但实际上你只是手上动动。3. 瞟一眼解题方法,就觉得胸有成竹。这是学生学习时所犯的最糟糕的一个错误。4. 等到火烧眉毛了才开始学习。你会在田径运动会开始前的最后一刻才开始猛练一番吗?5. 已经清楚解法,反复解答同一题型。这些类似的练习不会让你成长。6. 与朋友一起把学习变成闲聊。学习小组可能遇到的问题。7. 做题前忽视读课本。8. 有疑点,却不找导师或同学核对并解决。让老师担心的是从不来提问的学生。9. 时常分心,却还以为自己能学的足够深入。10. 睡眠不足。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学习之道」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