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佛教里叫行禅,这是一段真实的行走旅程。鬼脚七一个人,不带分文,独自托钵乞食,从佛教圣地五台山徒步到峨眉山,全程两千多公里,历时81天。会遇到什么人,会发生什么事?行走之前,他自己也不知道,只是这样一路走着,一路记录下拜佛遇到的有缘人和所感事。目及之处皆为世界,所感之处皆为道场。对鬼脚七来说,他用这段旅程来思考:我是谁?我与自己、与周围人、与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在这本书里,你会看到不一样的修行感悟。如果让你放下名利,放下俗世的枷锁,放下你眷恋的人和事,你会开始这样的旅程吗?也许我们很多人都做不到,那就跟着鬼脚七的所观所感,在心灵上去实现一次“行禅”。
「人生所有经过的路,都是必经之路」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希望你能通过我的文字来体验这一段不可知的经历。我的双眼就是你的双眼,我的双脚就是你的双脚。”
人生百态,如果不去行走,看不到还有人生活的那么凄凉,而身在大城市有着良好教育医疗文化等等条件的我们,依然会整日烦恼!比起吃不饱、穿不暖、没有力量保护自己的孩子这样的无奈,我们的那些烦恼又算是什么呢?如果你能这样思考,便产生了“慈悲心”,有慧根。
这是一本有关智慧之书。我个人非常敬佩七哥的这场修行,因为人生总要有一场灵魂减负的修行,他的修行,他的感悟,他的故事都在这本书里。看这本书也算是一场简短的修行之路。其实看他所走的路,所进行的修行我想到了说走说走的旅行,可旅行就会有行囊,而修行则是由内而外的改变自己。在诱惑比比皆是凡尘,修行对普通人来说谈何容易。而鬼脚七则是克服重重的困难,靠着忍耐和坚持一步步的走在自己的修行之路上。
其实每个人的修行方法要因人而异,毕竟我们都是独立的人。也许有些人看到这本书或许会说他是在作秀,但是每个人修行自己内心的方法不一样,没必要非要说像是苦行僧那样完全靠自己才能锻炼自己的内心,才能使自己的心不再空虚,对于修行是无处不在的。对于修行我们要向鬼脚七一样保持初心,用平常心和那份平凡的坚守去完成去坚持。前路虽然辛苦,但心要有力量,一路行走心之所向。
人生所有经过的路都是必经之路,每一步都是新的起点,每一步都是新的终点。我们不知到行走的终点但知道人生的终点。生命的长度靠人生的历程去丈量,路途的长途靠脚步丈量。每一次的独立行走,每一刻的独自修行,是途径也是抵达。鬼脚七的这份行动这次修行就是在喧嚣中找寻内心的平静,在孤独里感受内心的力量!
一路行走,历经各种磨难,只为由内而外的改变自己!他的修行不会随着这两千多公里的结束而结束,相反修行已是他活在世间的一部分,经历该经历的,获得更加圆满的。有些缘你随不随它都在那里,有些事是注定你要去完成的。随心!随缘!因为人生所有经过的路,都是必经之路!
「人生所有经过的路,都是必经之路」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写得很好的一本书,将自己短期出家,从五台山行走2千公里到峨眉山的经历表述出来。适合内心果敢不能立即行动的人读。
每个人心中都有佛,如何去追求,行动起来,让心中的佛释放出来!
五台山是佛教圣地这样一来,他听不到喜鹊的歌唱,感觉不到阳光的温暖,石阶成了他的障碍,风景也都与他无关。每天忙碌着,好像目标很清楚,某天回过头来看,才发现什么都没做。卡夫卡说:那平淡无奇的东西本身是不可思议的,我不过是把它们写下来而已。僧人为什么要乞食?这是一种修行。《金刚经》一开始就写道: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小孩不一定要最好的教育,我能给他们的是,让他们有安全感。每个人都只能看见自己想看见的世界,每个人看见的世界也只是自己内心的世界。佛陀说: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尊佛,你自己就是佛,只不过你现在还没办法用他的能力。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敢于踏出第一步很重要,一旦开始,向前走的信念会不断激励你!人特别有意思,经常会对树说“这棵树是我的”,树可能在心里面笑骂“老子活了几千年了,你再过几十年就挂了,我怎么可能是你的呢?”做一个果敢的行动派每周对自己提问,反思自己做事的出发点。所有的傲慢都来自无知。内心存在的东西,就是“因”,外界给予的东西,就是“缘”。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其实,真正内心强大的人,才能不在乎所谓的面子。心里没有自己,才能做自己!活着是为了用更崇高的灵魂迎接死亡。人生如行走,每一步都是途经,也是抵达 于喧嚣中触碰内心的宁静,于孤独中感受内在的力量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人生所有经过的路,都是必经之路」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