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我在宝岛长大」读后感 心得体会

我在宝岛长大

作者:龚显耀

亲历台湾30年政治剧变,普通人讲述的大时代故事,比正史有趣,比野史可靠!青年政治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畅销书作家周濂作序,财新传媒首席文化编辑徐晓、人大教授唐克扬联袂推荐。30年成长亲历,116个时代热点聚焦,全面解读台湾现代化进程里的大事小情;一部带领我们重温半个世纪以来,台湾政治风云、经济变革、娱乐文化的盛衰更迭的见证实录;一扫前三十年描写台湾的同类题材作品的沉闷与压抑,作者以乐观积极、永远“活泼泼少年郎”的心态和笔触,给读者展现出生机勃勃、趣味盎然,令人读后开怀大笑,更有心领神会的惬意。

「我在宝岛长大」读后感 心得体会

前段时间遐想着去台湾旅游,一直梦想着收复台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读了一些余秋雨,柏杨,林清玄等人的书,对台湾慢慢的有了一些了解,渴望更深入,更准确,恰巧碰到了这本书。分享一下我的收获。一.教育台湾的教育与大陆的教育比较义务教育实行的早,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威望比较高,学生学习的内容多,课外活动丰富,体智结合,服兵役锻炼青少年。龚先生的童年真像是游戏,快快乐乐的读书,快快乐乐的生活,相比之下,作为90后农村孩子的我,显得有些难过。小学基本上就是语文和数学,体育课也是数学课,音乐老师是数学老师,所以基本上没有太多的上课娱乐时间,老师们水平不高,脾气还不小,农村老师眼光狭小,不知道如何培养学生,总是喜欢偏爱成绩好的学生,对余我这种学习成绩不好的,总感觉存在歧视感,老师仅仅是教书的工具没有起到育人的作用,高高在上,却又自视甚高,代表权威却有害怕更高的权威,每有什么思想,也缺少对学生的关怀,从小学到大学,读着读着一起上过学的人越读越少,而我还在读,想起当年那个怒骂鞭笞我的老师,我就会无奈的微笑。国家,社会和家庭背景给了我一个不太好的教育背景,但是我的童年确实是开心的,一直玩,一直玩,然后一直读,一直读,可能今后没什么出息,但是一直胸怀远方。二.文化台湾文人地方小,文人多,受日本,美国等国家影响,同时期相比中国,一直是比较领先的,从音乐,美术,到科技。对国学的研究和推广,对孝义的理解和实行,让人推从。一个国家有不屈的文人才会有不出的灵魂,才会有未来,这里就不得不讲政治。三.政治政治是个复杂的东西,是各种利益的集合,我喜欢学习的是人民出在各种政治状态下的表现。龚先生让我看到学生身上的活力,政治的作用应该是引导而不是压迫,应该是民主,而不是极权,政治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却又是社会生活的必然物。龚先生从小学的是独立,生存的环境是反权威,追求流行,爱国尤其明显,当然我想他们大部分人爱的是大中国,思念的也是大中国,台独毕竟是少数,我们得争取到,折服这些少数,实现大中国,大一统。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我在宝岛长大」读后感 心得体会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