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人民的名义(影视原著)」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

人民的名义(影视原著)

作者:周梅森

“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周梅森潜心八年、六易其稿,写就一部反腐高压下中国政治和官场生态的长幅画卷。根据本书改编而成的同名电视剧被誉为“2017开年大剧”、“中国顶级政治剧标杆”,由陆毅、张丰毅等40余名实力戏骨联袂出演!一位国家部委的项目处长被人举报受贿千万,当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侦查处处长侯亮平前来搜查时,看到的却是一位长相憨厚、衣着朴素的“老农民”在简陋破败的旧房里吃炸酱面。当这位腐败分子的面具被最终撕开的同时,与之案件牵连甚紧的H省京州市副市长丁义珍,却在一位神秘人物的暗中相助下,以反侦察手段逃脱法网,流亡海外。案件线索最终定位于由京州光明湖项目引发的一家H省国企大风服装厂的股权争夺,牵连其中的各派政治势力却盘根错节,扑朔迷离。H省检察院反贪局长陈海在调查行动中遭遇离奇的车祸。为了完成当年同窗的未竟事业,精明干练的侯亮平临危受命,接任陈海未完的事业……

「人民的名义(影视原著)」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因了电视剧才来拜读周梅森先生的这部书,去年夏天《Vista看天下》解读“反腐剧”解禁的时候对这部剧进行了颇为细致的描述,剧集期待了大半年终于在而今华丽丽地上映了。

彼时《看天下》介绍“反腐剧”接近的同时,央视一套晚间黄金剧场《人民检察官》热映,情节也算吸引人,不过剧情依然只是走了官商勾结、干部窝案腐化,以及廉吏反贪的老路,未能跳出窠臼,更没能对腐化做深层次的探讨,对现实的警醒意义也并不大。

周梅森先生作为“反腐剧”业界首屈一指的编剧,故而他的这部剧更让我期待。从小说来看,本剧情节其实也很简单,首先交代背景:北京某部委查处亿元贪腐处长,引发H省省会城市京州贪腐副市长丁义珍出逃加拿大,贪腐势力谋杀省反贪局局长陈海及重要举报人刘庆祝灭口,从而使侯亮平空降京州接任调查。接着,事件发展扩大,引发震惊中外的“大风厂一•一六”事件,以及经蔡成功举报查处中共H省委常委、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的妻子欧阳菁,和查处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陈清泉一起,使故事情节达到一个小高潮。然后,欧阳菁供出省油汽集团刘新建,隐隐约约窥伺到伏在案情背后的原中共H省委书记、副国级大老虎赵立春,反贪局抓捕刘新建,赵立春之子赵瑞龙出场,正邪势力矛盾愈加凸显,情节转急。随后,赵立春、祁同伟密谋狙杀侯亮平,赵立春、高小琴出逃香港,以高玉良为首的政法系祭出一系列组合拳:威逼蔡成功诬告侯亮平、暗暗施压迫使省委书记沙瑞金亮出所谓底牌,省委书记沙瑞金主动示弱以退为进,侯亮平职务被免,省公安厅长祁同伟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全面监听,赵立春、高小琴返回国内,形势急转直下。最后,省检察院季长明、陆亦可同省公安厅斗智斗勇终于查明侯亮平确系遭诬告,中央巡视组巡视H省,侯亮平复出查明案情,赵立春和高玉良被拿下、祁同伟饮弹自尽。

剧情的可贵之处不胜枚举,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惩恶扬善、和贪腐势力的斗智斗勇,更难得的是将官场生态摊开,直面存在的问题,比如沙瑞金和李达康关于权利监督的讨论、高玉良和祁同伟关于绝对权利的提及、陈岩石和祁同伟关于“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看法的对比、孙连成的消极怠政、易学习的被埋没和关于政治资源的探讨、季长明表现出的官场上为人深恶痛绝的层层汇报程式、强势书记李达康的一言堂,等等等等,尤其是刚刚提及的季长明和李达康,它们这样的表现更使人一度怀疑他们的人物设定为反派,这种描写不仅对官场的描写更加全面和接地气,更使人物形象更加让丰满,也为读者在阅读中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人民的名义(影视原著)」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一枕黄粱梦,却不尽是荒唐言。基本从不看现实贪腐小说,这次《人民的名义》也是随大流了。一部话题作品,无论从选题的直面辛辣还是对不同人格的塑造,甚至不同婚姻的姿态,都引发了种种热议。网评并没有看,为的是不想产生先入为主的观念。也就随便谈谈。

1.剧情真实,基本反映了当下官场、商界、金融等种种潜规则(这个作者这么敢写我也是服)。有人笑言,文内那些官场角色的出身说明,哪里是人民的名义,简直就是王位的继承。撇开到底该不该任用寒门官吏的社会现实问题,就从这本小说来看,寒门的官吏是用不得的。为什么?因为穷怕了。千年的官本位思想和农业大国的土地私有观念,让同一片土地的三代人基因中都有了一个潜在的因子——“一旦拥有,就要牢牢抓紧,然后,要更多。”白手起家的官员要贪,有父辈仕途打底的从商官二代想要权力变现,似乎只有官一代官二代官三代才稳定一点(当然只是就小说本身来看),个体在外界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变态的可能性要比外界环境骤变的因子要小。

2.人之余天地,微毫渺小。但在特殊的时候,又能左右别人的生死命运。让人不禁觉得这个几十年岁月就是一场无法悔棋的游戏。昔日处心积虑紧攒于掌心的一切,待到结尾,也就是一枕黄粱梦。

3.头一次看到“精致的利己主义”貌似是几年前一则关于对芮成钢的评价。我不喜欢什么动不动就用个什么什么主义加以后缀,一下子就把某些不起眼的东西高度化,总有一种冠冕堂皇的感觉。精致的利己主义,小说里面是持隐晦的批判态度。但我个人以为,在一个普遍知识水平和物质条件逐渐进步的今天,全社会的“吃相”都在变得好看,当然还是有很多吃相难看的人,在这里略过不表。所以如果利己主义不是罪不可赦的话,那所谓精致的利己主义不为过,因为你不能说含蓄周密的自私比自私更可恶。就像剧本中的人物一样,我们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自己的人设——潮人、颠覆者、文青、白富美、霸道总裁……有的形象不得不顾。最极端的,如果注定是一场犯罪,我宁愿看到的是精致的犯罪美学。别说我没有底线,我想说的是,当你受够了那些吃相让人忍无可忍的竖子后,你就懂了。

综上,小说还行,没有爆炒的神化效果,但也不让人失望。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人民的名义(影视原著)」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